子长医改效应 卫生部高官三访定调(4)
张延龙
07:00
2010-07-21
订阅
 1  |  2  |  3  |  4 

本报获悉,包括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内的多位高层官员,都曾为此专门批示。张茅还曾在半年内三度来到子长进行调研,这被当地官员津津乐道。

2009年10月,张茅在第一次调研中,在对子长模式肯定的同时,提出在调研中也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包括“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建设,提高整体效率的问题”、“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共卫生的问题”、“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问题”、“要加快人才培养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2010年1月,张茅带领包括规划财务司等4位司长再度来到子长,向子长提出了 “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探索医疗保障体系上下功夫”等6项要求。

2010年6月,张茅三度带队来到子长,他说:“作为卫生部的联系点,希望子长县能够在农村基层卫生改革方面,结合县情,落实好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闯出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全国起到示范的作用。”

子长的医改之路还没有走完,“我们的医改不能只靠公立医院,还必须吸纳民营医院的进入,只有相互竞争,才会有更好的医疗水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否则,这就被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是历史的倒退”,谢延军说。

目前,在子长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只有两家,分别是康复医院和友好医院,床位均在30张以上。

谢延军说,“虽然我们的医改现在还没有完全涉及到民营医院,但我们也开始探索与这一类医院的合作”,而“民营医院亦有自己的优点,比如可以随时挂号,一去就能看病,并能够很快做手术,公立医院则还需要走各种程序”。

据称,康复医院已被子长县医改办确定为合作方,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再次就医者可以进行报销,但是,“现在,我们对民营医院还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不可能一次性就放开,总要有一个过程”。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