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县上的两家公立医院——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吴建军说。具体做法则是把过去医院只核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乡镇卫生院运转经费财政定额予以补贴,年增加370万元。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这被谢延军称作子长医改的 “第一阶段”,运行8个月后,子长县卫生局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平均每个住院病人减少花费300余元,门诊病人每次花费下降20元。”
初战告捷,子长方面坚定了进一步推进医改的信心。
采购改革
但是,当时的子长医改的制度建设,仍未触及 “以药养医”的矛盾核心——药品普降15%,仍未达到他们的目标预期;而通过政府购置设备,检查费是降了不少,但“检查费在就医成本里能占多少?况且病人只做一次,医疗费高涨主要在药品这一块”,吴建军说。
2009年4月,在吴起县政府要求下,吴起县人民医院改变了医生的考核办法,由“处方金额提奖法”改为“处方数量提奖法”。
子长希望通过改变考核办法,从制度上隔绝医生收入与“大处方”之间的联系。“医生肯定有意见,当时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比如说人员稳定,毕竟,医生是医院发展的龙头”,吴建军说。
他说,医生的工资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效益工资三部分构成,“大处方”没有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一些医生的效益工资下降了。
但是,还有一项问题需要解决——这并没有隔绝医生和医药经销商、医药代表之间的联系,有些医生仍有办法通过开大处方获得回扣等灰色收入。
子长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以县为单位进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具体地讲,就是把过去在省上招标价限定下由各医药单位分别议价采购改为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流通环节,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薛海涛说。
他说,这是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切断医药厂家、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之间利益链条的“一把利剑”,同时,也是不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而又能达到减轻群众负担的最经济、最合算的医改措施。
- 四川内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系用药过量所致 2010-07-16
- 卫生部部长陈竺调研北京医改 2010-07-15
- 药品流通领域动作频频 建银国际亿元入股乐仁堂 2010-07-14
- 雀巢低调布局中国临床营养品市场 2010-07-13
- 沈阳27家医院聘警察当副院长举措可能叫停 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