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荡一百年下卷连载五(2)
实际的情况,与《时代周刊》记者的零星描述相去并不太远。到1960年6月,北京库存粮食只够7天的销量,天津仅够10天,上海已无库存,靠借外贸部门的出口大米度日,连一向为中国粮仓的东三省和四川都向中央告急要米。中部最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厂存米无多,工人们只好发明了“超声波”蒸米法,把大米连蒸几次,使之膨胀而能“填饱”肚子。清华大学则成功地发明了“增饭法”:一锅下米300斤,水要逐步加入。先干煮40分钟,然后第一次加水120斤;过15分钟,第二次加水200斤;再过15分钟,第三次加水520斤;在米下锅以后,最后加水100斤,等10分钟,就可以开饭。这个办法被当成重大科研发明广为推广。
9月,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群众“低标准,瓜菜代”,大搞代用食品。不久前还在为“粮食多了怎么办”而日夜攻关的科学家们专门“研制”出了“代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这些名词看上去很“科学”,其实就是把原本当肥料或喂猪的玉米、小麦杆子碾碎了当粮食吃,所谓“人造肉精”则是一种食用酵母。
代食品中,最有名的是“小球藻”,这是一种水面浮生植物。1960年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认为小球藻不仅是很好的精饲料,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社论写道:小球藻“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5倍,比小麦高3倍多”,“用小球藻试制的糕点、面包,质高味美,清香可口”。
一个名叫周孜仁的学生当时就读于成都五中,他在回忆文章中详细记叙了当年培植“小球藻”的经历:把原来宿舍区供学生洗衣取水的池子改为“藻类繁殖池”。先满灌清水,再加上小便。因为据说“小球藻”在小便浓度较大的环境里,繁殖尤为迅速。接着把“藻”苗倒进去,搅拌十天半月,池水先是发绿,继而发黑,最后发臭,藻类培养宣告成功,于是舀出两桶往大食堂的锅里倒,同时,向水池补足新尿两桶。如此反复,以确保同学们每顿饭里都有充足的小球藻。
就在国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时候,在外交上则同时发生了一件大事:1960年7月16日,苏联突然宣布召回全部援华专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彻底决裂。
中苏关系自斯大林去世,特别是赫鲁晓夫发表了“秘密报告”之后,就变得别别扭扭。1958年初,毛泽东提出“反教条主义”,对苏联发展经济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苏联的根本问题是“见物不见人”,依靠官僚技术阶层和他们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经济,其要害是限制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能理解,该年7月26日,新华社《内部参考》刊登一篇电讯稿,透露部分苏联官员和专家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不以为然,甚至在报纸上对热火朝天的人民公社运动只字不提,这很是让中国领导人恼火。
这种矛盾很自然地反应到数千名援华专家身上。曾任鞍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马宾在30年后对历史学者罗时叙讲过一段回忆:1958年,他在北戴河亲耳听了毛主席关于钢产量由535万吨翻番达到1 070万吨的讲话,会上群情激昂,有人当场作诗曰:“坐八百看一千,土办法不花钱,大家一起努力干,年底一定会实现。”马宾对这个目标很是怀疑,可是却不敢公开质疑,回到工厂后,“苏联专家规定的章程不要了,高炉拼命装料,眼见就是胡来,不合格的钢也出炉了。炼钢车间把规章都烧了,对产品质量也不进行检查了”。后来的结果是,鞍钢生产出来的一级钢轨的产量由过去的93%降低到了42%。
这种跃进做法让苏联专家很是不解。广西有了新建的炼铁厂要请苏联专家去指导,可是专家们从报上看到那个厂炼铁是用木柴烧的,就死活也不肯去。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钢铁厂是完全由苏联人援助建成的,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好的特种钢厂,在生产汽轮机的大型锻钉时,中方为了创造纪录,违反既定的工艺规程,热火朝天地一阵猛干,结果炼出大量的废品。一些苏联专家对钢铁领域发生的盲目过热很担心,他们向苏联使馆作了反映,再由使馆向中方上级提意见,结果当然引来很大的反感。
发生在钢铁领域的冲突并非个例。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二○二厂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个工厂是研制核武器部件的,当时正处在设计阶段,苏联专家按常规提出设计工作应分为三步,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但中方认为,在当前大跃进的大好形势下,应打破常规,三步并做两步走,取消技术设计环节。为了说服苏联专家,中方特别组织他们参观了创造万斤亩产纪录的徐水县,试图用中国农民的“放卫星”精神打动他们,谁料,专家们一到田头,又对粮食产量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中方决定不听苏联人的意见了,结果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不断遇到麻烦,大大小小的修改达几百次之多。
在水利和电力系统服务的别斯托夫斯基报告说:“中国同志决定简化电力装置,这将降低它们的可靠性,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事故的发生。”哈尔滨火电厂专家组组长克利莫夫在1959年7~10月间向中方递交了十多封抗议信和申诉信,报告工厂违反锅炉的操作规章贸然跃进,但一直无人过问,最后引起工厂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可笑的是北京航空学院,它要求苏联专家帮助设计时速3 700公里的飞机,这让他们十分为难,因为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 · 连载五:浮沉2 | 2009-12-04
- · 动物的准则 | 2009-12-04
- · 连载一: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 2009-12-02
- · 连载二:晋商之死 | 2009-11-30
- · 连载四:浮沉2 |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