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消失的利益链(3)

订阅
2009-10-26
杨光

 

“以前开煤矿的时候,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煤矿的负责人打电话询问,今天会不会有人来检查?都是什么人什么单位的?大概几点来?来多少?问清楚之后好准备礼物或者钱,没有这些打点,煤矿是一天都开不下去的。”张说。

今年8月份,张的煤矿接连被大同煤矿集团收编,以往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煤矿被收购而得到改变。习惯了每天早晨打电话的张,已经不再惦记煤矿各种琐碎的应酬,偶尔的时候他会忘记自己的煤矿已经不存在了,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后又放下,他说:“这个时候的感觉无比轻松。”

煤老板的新方向

失掉灰色利益来源的人们在逐渐适应没有煤老板的日子,而已经告别煤炭行业的煤老板们,则一边在与政府讨价还价争取获得一个理想的收购价的同时,一边在寻求新的发迹方向。

张继生对未来的事业没有清晰的规划,但他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他并不懂何为地产“泡沫”,但他相信自己的经历——2004年到2007年他在买卖房屋上轻而易举地赚了近千万元。这虽然比他开煤矿时的赚钱速度慢了许多,但他仍然看好这个领域。

他说:“投资房地产也有风险,但我认为风险比较小,和煤矿比起来小得多。煤矿搞不好哪天会把自己搭进去,房地产不会。煤矿需要打理各方面关系,买房子不需要。唯一的风险就是房价跌了,但我买房并不急于出手,跌了我可以租出去,一样赚钱。”

张继生投资房地产的眼光并不在山西,而是投向国内一线城市。在他的想法中,北京、上海、天津的房子涨价的速度会很快,降价的可能性则很低。他说:“中国的很多城市发展很快,而城市可用来居住的土地就那么一些,不涨价都难。”

所以,张打算不再接触煤炭资源行业,转向房地产行业。和他一起做煤矿多年的朋友崔贵友则打算获得收购资金后转战焦化行业。

崔贵友说:“我在煤矿行业里做了十几年,对别的行业一窍不通,认识的人也都是这个行业的。现在山西只是整合掉了民营煤矿,对焦化厂、洗煤厂还都没有影响,以后找些合伙人继续投资大的焦化厂还是可以做的,毕竟对这个行业熟悉,做起来比较保险。”

山西省省会太原新开的几个星级酒店是来自临汾的煤老板投资的。郝利民作为投资者之一在酒店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我们没有具体的投资方向,开开酒店、买些房子,这些投资都是小打小闹,算不上新的发展方向。只是不想让手里的资金闲置,要让它尽量转起来,把钱变成活钱才能发展。投资看机会,总的来说不着急。”

山西信源不动产总经理闫康平一直关注煤老板的资金流向。他认为:“现在山西煤老板的资金流向绝大多数是投入了房地产,但他们在本地投入并不多,对房市没有本质的影响。他们的眼光大多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大城市。”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建军为化名)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