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消失的利益链(1)

订阅
2009-10-26
杨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光 随着“煤老板”这个意味着财富的群体的逐渐消失,孕育这个传奇群体的地方亦在发生着变化。

今年9月底,山西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山西省省长王君在会上要求,要以兼并重组双方签订正式协议、主体企业按时到位和证照过户手续办理等工作为重点,9月底前全部完成正式协议签订,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企业到位和证照过户换发工作,11月全部通过验收。

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离开之后,山西那些产煤地一些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被重新调整,工作节奏被重新安排,因煤而生的各种利益链、潜规则随着山西煤炭行业国进民退大潮的推进而走向终结。

失“权”的机构

“民间煤矿都关停了,这其实对我们影响很大,只是这个影响不能放到桌面上讲,因为它是一个潜规则,虽然尽人皆知,但仍然不能讲。”坐在车内副驾驶位置上的刘建军掐掉手中的烟后顺势丢出窗外,喝了一大口苏打水后说。

作为山西某产煤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简称“安监局”)局长,刘建军直言不讳:“在2009年煤炭资源整合之前,山西炙手可热的单位有两个:一是环保局,二是安监局。民营煤矿在山西存在了这么多年,养肥了无数的单位和无数的人,政府机构的一些官员也在其中。”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10号文”,为了抑制矿难频发的现状,一轮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煤矿兼并重组改革开始推进,存在于三晋大地的2000多家注册在案的民营小煤矿被国有大型煤矿集团收编。

地方安监局的权力是随着民营煤矿的兴起而逐渐扩张的,2004年之前的安监部门和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2004年之后,各地频发的矿难被媒体屡次曝光,加上网络的传播,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舆论反响,这促使中央政府提高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紧接着就是安监部门的强势登场。“这和2006年之后,环保部门的强势如出一辙。”刘建军说。

“当你手中有了一票否决的权力之后,各式各样的利益就会随之而来,躲都躲不掉。”他说。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