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联查地方融资平台(3)
程志云 张向东
07:06
2010-08-16
订阅
 1  |  2  |  3  |  4 

上述地方银监局负责人告诉本报,实际工作当中发现,各方统计数据标准不一,出现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少报的情况,而即便如此,风险敞口也相当惊人。

银行业内人士则透露,第一次清查,财政部实际上也在组织财政厅进行清查,而银监会是从银行不良贷款角度来检查的。两个部门之间思路并不相同,统计口径也比较乱。“第二次清查最重要的特点是部门联合,便于统计口径的统一。”

其实担心的不仅仅是银监会,财政部等部委也很担心。财政部和发改委有关人士也曾表示,如果出了问题就不会是小问题,对地方政府的正常运作都可能产生影响。

因此各方都希望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以便于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也是此次四部委联合清查的重要目标。

银监会密集行动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已经开始对地方融资平台当年新增贷款进行解包还原,要求每笔贷款对应相应的项目,并落实还款来源。截至今年年中,这项工作已经初步告一段落。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表示,银监会单方面的解包还原清查工作相对来说有局限性,如果贷款主体自身不配合,就很难全面了解信息。一些银行分支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也有可能出现掩盖的情况,将一些贷款放在不同的统计分类当中。

刘明康披露,7.66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中,目前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23%。这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1.5万亿元。而同期银监会公布的整个银行业的拨备约在1.3万亿元。

地方银监局人士告诉本报,银监会上一轮自查数据的 “解包还原”还在收尾,新一轮清查工作就开始了。过去是各家银行上报一个加总的数据,而此次是把数据打回到各地,银监局、地方政府和银行一起逐笔对账,按照现金流测算落实每一个地方融资平台的性质和还款来源。

据悉,新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分类方式为“可完全覆盖类、基本覆盖类、部分覆盖类和不能覆盖类”四级。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