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医院的100分钟(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言安 5月12日下午2点多的时候,老邓突然感觉恶心眩晕,屋子也开始颤抖。因为骨折,他此时正躺在成都华西医院的病床上午睡,正奇怪的时候,同屋子的病友也脸色苍白地凑近他说:“内心突然有一种惶恐,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吧。”
后来他们回忆,说这话的时候,准确的时间应该是下午2点29分。两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准备继续睡觉,但是病房外却嘈杂起来。老邓听到“地震了,快跑啊”的叫声后,一骨碌坐起来,直奔窗户口。
灾难在下午2点28分的时候,从一百公里外的汶川发生,波及到这所规模巨大的医院。此时,有4300名病人分布在四个住院大楼里,其中包括正在做手术的病人和ICU的急救病人。
100分钟紧急转移
在睡梦中被惊醒的老邓透过窗户看到外面一个大夫正站在医院的救护车上,拿着扩音器对着住院大楼大声地喊话,“地震了”,老邓立刻被吓得清醒过来,不顾手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本能地出门就跑。
后来证实,拿着扩音器喊话的是这家医院的一位领导。华西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廖志林在15日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手机、电话都已无法正常使用,情急之下,华西医院的一位领导只好拿着扩音器,用一辆车拉着在医院内的四个住院大楼楼下拼命呼喊,幸运的是,扩音器很快就引起了医护人员的注意。事实证明,随后医护人员的有效组织在撤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邓跑出病房门口的时候,就发现科室的医护人员已经集结起来,并急速向病房跑过来,嘴里大声喊着“大家不要慌乱,我们的病房能够抗8级地震,请跟着我们走”。
“那时候,脑子里不知道抗8级地震是啥子概念,一心只想往电梯口闯。”老邓说。与此同时,其他病室的病人也跑了出来,有的连上衣都没穿,有的还绑着绷带纱布,个个神情慌张至极。逃跑的人群到达电梯口的时候,很快就被一位医生拦了下来,慌乱中听到有人喊“不要坐电梯”。
那位拦住人群的医生,迅速将老邓拉到病房右侧的安全出口。在医生的组织下,尽管有人还在慌乱中大喊大叫,但是大部分病人已经被带领和被搀扶到了安全出口处,并迅速沿着楼梯通道下撤。
由于老邓所在的7楼并不高,他和病友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大约花了10多分钟就迅速到达了楼下,并被安置到广场位置。此时,老邓看到有不少病人已经转移到这里。大家基本都是一个表情——满脸的惊恐和怀疑。
在老邓被医护人员带领到广场的同时,另外4000多名分散在住院大楼各处的病人,也正在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着紧急撤离。
越来越多的病人被集中到了华西医院占地50亩的医院广场上,人头攒动。在广场上,病人们开始发现手机没有了信号,于是有人开始哭喊“家里电话打不通了”。
事先既定的撤离方案
“当时我们的病床基本上是满员的,尽管住院大楼当初就是按照抗震的相关标准建造的,但我们无法判断地震的级别和破坏性,依据经验,医院领导决定将病人全部转移至广场上的空旷地带。”廖志林说。
“当时我也意识到自己与病人同样正处在危险之中,但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想要全力组织好本科室病人紧急撤离,同时还要不断地安慰他们的情绪,现在想来还挺害怕的。”15日,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位大夫说。
在大部分病人撤离出了住院大楼以后,一些在ICU急救的重症病人也开始要求搬出去,有些甚至还处在紧急急救状态。医院决策层并没有采取病人的建议,在医院决定撤离病人之前就已经要求ICU的医护人员继续留守,保证重症病人不会因为匆忙撤离而出现更加危急的状态。
当时华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波教授正在做一例手术。他后来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手术室位于12楼,下午2点30分左右,手术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整栋大楼突然摇晃起来,手术室在晃动,人都站不稳”,“整个晃动时间持续了1分多钟,我本能地按住手术台,但强烈的地震使手术台发生了移位。”
医院院长石应康随后进来,说地震了,询问手术能否暂停,但李认为必须将手术进行到底,在其后的手术过程中,还发生了大小几十次的余震。
17时30分,手术在强震中顺利完成,患者得到了救治,焦急守候在手术室外的家属也松了一口气。
1 | 2 |
- 太空国际“大救援”解密灾区卫星遥感图片 | 2008-05-16
- 生死劫难:汶川、成都、都江堰 | 2008-05-16
- 大后方“夜会” 16机构力保救援设备 | 2008-05-16
- 帐篷、棉衣被、照明灯、简易厕所 民政部非常采购 | 2008-05-16
- 救灾过程未发现明显违法行为 |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