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百分之几(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吕英博 纽约华裔设计师TobiasWong (黄峻豪)和AricChen(陈柏康)最近频频出现在《Interior Design》、《Frame》等国际设计杂志中,令其备受关注的原因是他们受邀作为2008“100%设计”上海展创意总监,负责展会的视觉效果及空间创意设计,并正式成为“100%设计”国际创意总监的一员,与其并列的名字是TomDixon(“100%设计”伦敦展创意总监)以及MichaelYoung(“100%设计”东京展创意总监)。
“100%设计”始于1995年英国伦敦,因其对前端设计的追求和对设计新生力量的培植,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媒体、设计从业者以及行业买手前来参加,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室内设计展之一。在2005年成功推出东京展之后,“100%设计”上海展于今年6月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展。
“竹子脚手架,我们选择用这个元素来表现这次展览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竹子脚手架是工地上随处可见的东西,它可以被看作是这个国家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空间里,竹子脚手架并不是用来确认一个建筑物的结构,而是一个需填补的空间的延伸,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当代设计的现状的感受——空洞、未成熟。”TobiasWong指着展厅入口处的竹架说。
显然,本届“100%设计”上海展组织方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判断与TobiasWong和AricChen的感受基本一致,因此,虽然在之前的宣传中一再强调要展示中国本土的设计,但实际参展的本土设计品牌却不到10家(大约占20%)。
“其实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土品牌可以参与到这次展会中来,但是,为了保证“100%设计”展的高水准,我们有自己严格的参展选拔标准,由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要对报名参展的产品进行评估。很遗憾,大多数本土设计的产品都达不到基本的标准。更严重的是,不少提交来的产品设计都带有很明显的抄袭痕迹,这是我们以及设计界最不能容忍的,我们认为这是本土设计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展会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李雅仪对记者说。
混乱的行业
香港iLux灯具是为数不多的参展的本土设计品牌之一,在大约5平方米的展位里,却只展示着三四款复古样式的灯饰。负责品牌推广的孙先生告诉记者,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新款产品被同行抄袭,“我在展台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组织参观者对我们的产品拍照。展厅门口虽然摆着标示牌说不允许拍照,可是你说你的,他拍他的。这里500块一张的门票,就为了进来看一看,普通人是舍不得的。我们知道很多都是同行过来抄样子的。”
同样的情况不单发生在这次展会,其他同类型的展会亦然。“一个为期7天的设计展览,进行到第4天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自己展出的产品设计突然出现在另一个公司的展台上,速度之快、模仿之逼真,令人哭笑不得。抄袭已经是设计公司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丹方设计顾问公司总经理关晓航说。
1 | 2 |

- ·萧条年景下的想象力 | 2008-12-26
- ·上海世博会上的“魔方” | 2008-12-19
- ·秋风:公务员能给自己涨工资? | 2008-12-10
- ·看国外设计展上的有趣设计 | 2008-12-03
- ·《经济观察报》获全球报纸创新设计大赛最佳封面创意银奖 |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