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财经要闻(20080714)(3)
《证券日报》
融资放缓传递"维稳"信号 大盘底部已经为期不远
中国建筑首次公开发行一个多月前就已过会,目前仍未有成行的迹象;光大证券和中国南车在上月底顺利通过发行审核,现在则都进入“静默期”。大盘近乎单边下跌的上半年,尽管IPO申请频频上会,但最终实现发行的数量有限,多为中小盘股。
分析人士对此指出,一方面,大型IPO以及再融资申请过会显示管理层不放弃股市的正常融资功能;另一方面,其实际发行进程放缓,则传递出当前时期管理层“维稳”的信号。
昨日,一位接近中国建筑IPO发行的人士对记者透露,中国建筑将积极争取在奥运前发行上市。不过他同时表示,尽管不大可能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阻力,但能否如愿还得取决于市场情况。从公司方面的角度讲,肯定是越快实现发行上市越好;但有关部门在与公司的多次沟通过程中,明确传达出了“维稳”的意图,即不希望大规模的发行给敏感的市场带来压力。
有知情人士此前曾透露,对于中国建筑等大型主板IPO,证监会内部存有分歧。事实上,上月底光大证券以及中国南车过会,给疲弱的大盘形成了巨大压力,成为大盘暴跌的直接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总额为89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1%。其中,沪市仅有4宗IPO,融资总额66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2宗,融资额1411亿元。上半年的大型IPO屈指可数,分别为1月份发行的中煤能源、2月份发行的中国铁建、4月份发行的金钼股份以及紫金矿业。与此同时,与去年相比,中小板的扩容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减速。
万德资讯统计也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首发家数和募集资金额、上市公司增发家数和募集资金额,都呈逐月下降趋势。1月份,16家公司IPO募集资金311.66亿元;2月份,则减至5家公司IPO,募资234.48亿元;到了3月份,仅有1家首发,募资3.7亿元。同时,一季度的三个月分别有33家、12家和9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505.34亿元、231.65亿元和180.61亿元,同样呈逐月下降趋势。
- 新联通15日挂牌,网通谢幕 | 2008-10-15
- 布什宣布2500亿美元救市新措施 | 2008-10-15
- 80后富家子选保镖 | 2008-10-15
- 房地产:楼市不振 房产业大减薪79% | 2008-10-15
- 中石油裁员8万,中石化不间断裁员 |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