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交锋依然针锋相对。
国美发言人赵彤表示,之所以安排陈晓接受网络媒体的采访,是因为网友对陈晓的误会最深,所以首先是要澄清一下。
而大股东则直接称:“目前都是嘴仗!还是看9月28日那天的结果吧!”
据了解,双方团队并未因22日是中秋节,而获得与其他人一样的休息机会,虽然国美董事会在香港方面的团队会放半天假,但是赵彤表示她的手机会一直开机,来接受媒体的采访。大股东方也一直处在工作中并没有刻意去放假。大股东方面表示:“现在也没什么心情放假,还是等到9月28日之后再说吧。”
附:黄光裕方面发布的质疑全文:
质疑一:陈晓所说的数据有何依据?
陈晓20日在香港对媒体表示,“由于非上市的370 店多处二线城市,现时对国美的效益不大,反而占用了不少公司的管理资源,去年收取约2.5 亿元人民币管理费,但投入的成本约2亿元,并不划算”。
我们认为陈晓先生说这番话完全没有理据。陈晓先生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在非正式场合私下透露上市公司未曾公开的数据,这一做法本身就涉嫌违规。同时,陈晓所说的数据很不准确,更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据我们了解,2009年国美总部管理费用总共为2.24亿元,其中包括5200万元的央视广告费用。若如陈晓所言,其投入非上市业务的成本达2亿元,难道上市公司总部一年用于自身的管理费用只有2000万元?所有的人工费用(8400万元)、广告费用(5200万元)、租赁费用(2200万元)、咨询费用(2400万元)难道都是为非上市业务所支出的?如若如此,大股东不但不会感谢他,反要聘请独立机构好好审计一下陈晓先生的作为是不是违反了上市规则,是不是侵害了小股东们的利益?如若不是,陈晓先生为何又要说出这般混淆视听的言论?
事实上,自从2004年国美上市后,在对非上市业务的托管中,从未发生过非上市部分挪用上市部分贷款的情况,相反却是非上市部分和黄光裕先生个人不断为上市部分提供大量的贷款担保,即使是2009年,也是黄光裕先生和陈晓共同为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这些情况在上市公司历年的审计报告附注里(关联交易项)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陈晓先生的担保现在已经解除了,大可不必到处哭诉。
质疑二:陈晓退出了,国美将会怎样?
陈晓先生在香港说,一旦他退出了,公司的入货、信贷将会发生危机。这是毫无根据的威胁小股东之词。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都盼着陈晓先生早日离开国美,各大财经网站的专家评论、民意调查就是明证。可以想象,陈晓退出后的国美将非常和谐:
1、上市、非上市业务同步发展,非上市业务尽快注入上市公司,简化架构,提高效率,所有投资者均乐见此局面。
2、管理团队稳定,没有谁想跟着陈晓先生退出,大家会继续为奋斗多年的国美努力工作。
3、供货商、银行与国美精诚合作,携手发展。海尔电器总经理周云杰先生前不久已经明确表示,事件结果不会影响国美与供应商的关系。
4、所有网民的意志表明,他们非常乐见陈晓先生离开国美,这对国美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因为,他们都是消费者,本身就是国美在全国的客户!
5、重组后的董事局将与管理层一起重新审视五年规划,恢复既往高速、稳健发展的格局,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的领导地位。
- 抢购上海汇众 重汽董事长马纯济首度回应 2010-09-23
- 股以“稀”为贵 沪宁游资9月豪赌 2010-09-23
- 华测检测回应中报项目未达标 2010-09-22
- 湖南投资家称购亿股支持黄光裕 2010-09-22
-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内斗”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