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转基因水稻鬼魅路径(4)
谢良兵 降蕴彰
16:01
2010-05-25
订阅
 1  |  2  |  3  |  4 

公众为什么恐慌

截至目前,中国除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木瓜、杨树和矮牵牛6种植物外,2009年又批准了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转基因抗虫水稻 (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但在信息并不对称的情况下,海量的负面资讯让公众对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变得越发恐慌。即便是私下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农民,也心存疑惑。本报记者接触的转基因种植户均表示,他们一般都会留一小块地种植普通的杂交水稻供做自家口粮。

农民的想法其实相当朴素,他们只是认为,连虫子都不吃的东西,人肯定也不能吃。不过,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范敬群对本报记者说,抗虫转基因水稻在生产性试验阶段深受农民欢迎,所谓“农民只种不吃”属于个别媒体的选择性报道。

更多人的担心则在于,尽管已经有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目前农业部是明令禁止商业化推广的,并且将生产应用范围仅限在湖北省境内的部分地区。按照这个逻辑,这说明农业部对于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推广是有所顾虑的,至少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这种顾虑是否出于安全因素,农业部并未向公众做出详细的解释。

而且,农业部2009年8月批准的两种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和华恢1号的消息,还是透过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公开而为公众所知。基于这种认识,公众对于非试验地的湖南部分地区出现非法转基因水稻的担忧无可厚非。

那么,转基因水稻到底是否安全呢?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解释说,转基因水稻品系使用的是专一高效杀虫Bt蛋白。目前发现,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有效杀死该类害虫。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中国农科院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现在老百姓对转基因安全的疑问这么大,农业部、转基因专家为什么不拿出实验数据?公开实验结果?对于国际上宣传的那些错误说法,比如各种各样的证明所谓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实验证据,科学家、农业部要正面反驳,把老百姓的疑问解释清楚。但“在这方面,专家和农业部官员做得很差。”这位专家说。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