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里的利益纠葛
对于研究转基因水稻的机构和生产稻种的种业公司而言,尽快实现商业化推广和稻种的产业化是他们现阶段的目标。因为华中农业大学目前获批的转基因水稻证书有效期是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范敬群说,抗虫转基因水稻在生产性试验阶段深受农民欢迎,学校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推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步骤。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位专家也称,他们的科研人员长时间试吃了两个品系的大米,口感良好,而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愿意重申,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我们科研人员的米缸里将都是转基因大米。”这位专家说。
不过,安全证书的获得,只是任何一个种子品种进入商业化种植的“门槛”,而转基因水稻品种要进入商业化种植,还需要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这两证的审核发放是由国家法定机构按照法定程序来独立进行。
根据专家们的期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后,最大的获益者是稻农和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企业。
稻农会是受益者吗?根据本报记者实地暗访的结果发现,其实转基因稻种在产量上并没有优势,口感上也没有特别之处,而稻种价格还比普通稻种贵了三到四倍,但对于农民而言,螟虫是主要害虫,主要功能就是抗螟虫的转基因稻种初期不需要打农药,节省农民的人力、农药成本,总成本就节省了下来。
目前力推转基因稻种暗流的主要还是种子经销商们。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种业公司为了实现商业化推广和产业化,用绿色和平的话来说,就是为了造成转基因水稻大面积种植的事实,会利诱种子经销商们在农村推广转基因稻种。
在常德市镇德桥镇,本报记者以推销转基因稻种的名义与一家农资店的老板“商讨业务”,据这位开了七八年农资店的老板称,种业公司不需要付额外的报酬,只需要免费提供稻种,他会找当地关系好的种植大户进行试种,但种业公司需要承担试种不成功的损失。试种成功之后,农资店老板会帮助在农户中推广稻种。
除了极少数主动找上门的种业公司,大多数的转基因稻种推销模式是由当地大的农资公司负责向各县镇的农资店推销。在常德市石公桥镇,本报记者欲购买当地所谓的“抗虫稻”,一位农资店老板让记者第二天过来拿,因为查得严,他需要去常德市里取货。
在整个转基因水稻的链条里,最应该被重视,也是目前最被忽视的群体是消费者,而这些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认识,除了莫名的恐慌,就是莫名的恐慌。
- 湖南转基因水稻鬼魅路径 2010-05-24
- 湖南耒阳教育局一日签167份调令 局长被双规 2010-05-24
- 洪水冲毁湖南89座桥梁 150条农村道路中断 2010-05-19
- 腾讯联手湖南广电 2.2亿元投资互动传媒 2010-05-19
- 暴雨再袭湖南 各地加强抗灾预防 20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