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降蕴彰 胡家源 本网获得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的一份报告指出,国企在土地、矿产、通信牌照等资源方面获得了很多比民企优惠的待遇,如可以低价或无偿占用这些资源等,这导致在统计国企和民企经济贡献时容易数据失真。
全国工商联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永杰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公平竞争,国企的实际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状况实际上并没有与民企差距那么大。
这份全名为《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的报告指出:从生产性资源投入成本看,国有企业不少基本生产性资源是国家的,企业基本是免费使用或低价使用,民营企业的基本生产性资源绝大多数都是从政府手里或在市场上购买的,只有新设立的国有企业中相当部分企业与民营企业大致一样。
另外,目前各种机构对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的份额统计也有所缺失。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国股份制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属于公有的(国有占绝大多数)的占54%,其余属于私人所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控股部分在统计上纳入了国有控股企业之中,私人控股部分尚未纳入私营企业之中。
“在衡量私营经济时,一定要考虑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部分。”陈永杰表示,初步估计,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企业后,全部私营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总量上大约可能要增加70-80%。
据了解,这份报告的诞生,与国资委发布涵盖央企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有关。陈永杰告诉本网记者,据初步统计,排名前十位的垄断央企几乎贡献了全部央企利润贡献的一半,这与垄断企业在资源投入方面的低成本有很大关系。
报告称,总的看,如果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样按市场价格获取上述全民所有的重要的生产性资源,一方面国家将获取一大笔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将明显上升,效益将明显下降。
本网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报告全文如下:
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
近日,有关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方面的比较,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关部门也公布了一些数据。本文选取了一些能够反映国有与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便人们对此有一个客观认识。其中,国有经济以中央企业、全国国有企业、规模以上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为代表,民营经济则选取了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和上规模民营企业为代表。中央企业、全国国有企业的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股份制工业企业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和统计摘要,上规模民营企业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报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统计上的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控股的企业,不包括私营法人企业控股的企业,而这类私营企业在统计上归到股份制企业之中。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国股份制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属于公有的(国有占绝大多数)的占54%,其余属于私人所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控股部分在统计上纳入了国有控股企业之中,私人控股部分尚未纳入私营企业之中。因此,在衡量私营经济时,一定要考虑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部分。初步估计,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企业后,全部私营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总量上大约可能要增加70-80%。近年来,股份制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私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具体数据尚待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披露。
我们将以上几种类型企业的相关数据罗列,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并将之客观地呈现出来,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1、从营业收入看: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总量大、增长迅速,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更快、总量迅速提高。私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加上股份制企业中的私营控股企业,全部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销售收入可能已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一半左右。
2、从上缴税收看:国有企业上缴税金数额大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上缴税金的增长速度则快于国有企业。私营工业企业上缴的税收相当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一半多,但加上股份制工业企业中的私营控股工业企业,全部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上缴的税收可能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 从民营企业500强想到的 2010-09-01
- 民营企业营收500强:沙钢、苏宁、联想获三甲 2010-09-01
- 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质量公约 2010-08-11
- 工商联28家直属行业商会法人登记手续基本就绪 2010-08-11
- 吴晓波:“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