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的“蓝海”(1)
著者:虞立琪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估价:39.00
网络版专稿 特约人 杨吉 头上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匡威,脚下有安踏、鸿星尔克、特步、康威,一个打品牌战,一个打价格战,哪个都不好惹。就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李宁还是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很好,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不经意间硬是做到了中国第一。在体育用品这个也讲论资排辈、水深不浅的商业江湖上,李宁充其量算昆仑派这一级别的,若开武林大会,它也就坐第二第三排,少林、武当、峨眉、华山才是前排坐。但就是这样一个地位,李宁有它自己的打法,特别在本土作战,李宁上拳下踢、左扑右挡,玩得不无精彩。因此,李宁的标杆意义就在于,它是怎样把又酷又炫的明星光环转化为一门好生意的?又是怎样在夹缝中赢得竞争、超越列强的?——换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李宁的“蓝海”在哪里?
这也正是《李宁:冠军的心》要回答的问题。在作者虞立琪看来,李宁这家公司值得观察与记录,因为这是一家相比其他本土成长的中国企业而言,现代化企业运作机制甚为完善的公司;是一家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本土品牌第一的公司;是一家重视“中国元素”的公司;是一家与跨过公司面对面时,仍然昂扬向上的公司;是一家有着体育营销“基因”的公司;是一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主动进行国际化的公司;是一家有着深厚民族情感的公司;是一家奠定了行业健康发展基础的公司;是一家具备创新特质的公司……对李宁,虞立琪毫不吝啬其赞美之辞,而客观地讲,作为一家历史只有短短19年、身临“内忧外患”却能快速成长的民营公司,李宁一路走来着实不易。它的存在,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能叫板国外知名运动品牌的希望,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正如虞立琪要通过该书试图探讨,“是怎么样的企业内在文化和特质使李宁公司实现上述这一切的?是什么使它发展了19年,经历了风雨而仍能够坚持自己的企业初衷?是什么使它能营造出健康发展的行业氛围,并且成为其中健康发展的公司?”事实上,我们阅读、琢磨、讨论李宁的案例,目的就在于此,就像李宁说,“一切皆有可能”,但问题是,李宁凭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 赛车手的双重生活 | 2008-10-14
- 丁俊晖和斯诺克 | 2008-10-13
- 卡丁温床在东莞 | 2008-10-10
- 美巡赛:要奖金还是要积分 | 2008-10-07
- 中网的距离 | 200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