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厨师谈天(2)
1 | 2 |
“请问,上面写的鲷鱼encroutedesel是怎样的做法?”“用盐将整条鱼包起来,然后像烤面包一样进烤箱烤。做出来的鱼肉鲜美多汁,很好吃,鱼的味道都包在里面了。”“那这个鹌鹑encocotte呢?”“将鹌醇先油煎过,再放进生铁锅里,然后加盖,整个儿铁锅放进烤箱烤。肉质可以烤得很柔嫩!”
对菜单有疑问,可以从服务生那里知道一些信息当然好,可是有时太热情的服务生解说过于详尽,破坏了对这道菜的神秘感和期待也很可惜。万一你用完餐之后对某种做法很感兴趣的话,那最好慢慢吃,吃到剩下最后几桌客人,厨师很可能就要出来了——这种情形高级餐厅尤其常见。我对法国菜的很多了解都是在餐后跟师傅哈拉来的。
这几年在巴黎,开放式厨房蔚为主流,走时尚设计感的现代餐厅多半设计成开放式厨房,让客人可以看到厨师们在厨房里如何工作,看到师傅们手脚麻利的身影,舞蹈般的优美动作,锅盘交错,火烟流窜,实在是一种视觉享受。有些餐厅做得更彻底,设计一整面墙的透明玻璃储藏柜,牛排、猪里肌、小羊腿、青椒、洋葱、马铃薯、蕃茄,砌出一面食物墙当装饰,摆得齐整漂亮,光看就让人食欲大振。
然而,这不过是把厨房和餐厅之间的隔离透明化而已,法国厨师仍不见得会出来跟你聊两句,到底少了日式寿司台那种亲切.
有趣的是,日本式的寿司吧形态也引进巴黎了,但是改变的只是客人用餐从餐桌改到吧台,少了餐桌之间必要的空间,服务生也少了走路的距离(所以相对的,餐厅的面积可以大幅缩减,成本也减低),客人和客人之间并排而坐,两个陌生人彼此聊天的机会增多了,但是厨师、侍者、用餐者的基本结构是没有改变,你还是没机会像在日本料理屋一样边吃边和师傅聊天,毕竟法国菜不是日本料理,只要一把刀片出生鱼就可以。
可是为什么要厨师谈天呢?除了像我这样不耻地窃取各种信息知识之外,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和料理人有直接的面对:就像读到一本好书,我们也难免想一睹作者的真面目;喜欢一部电影就会想看看导演的样子;吃到一餐令人觉得幸福的好菜,如果有机会当着厨师的面告诉大师傅,你喜欢他做的菜,也是不错的。
至少,和厨师面对的那一刹那,用餐不再只是商业金钱的交易而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博。我觉得这是现代餐饮中越来越少出现的事情了。
1 | 2 |
- 再看前世“饿鬼”来! | 2008-10-10
- 世界知名香槟,你的酒柜中存有几款 | 2008-10-09
- 厨师总是比美食评论家更为长久 | 2008-09-19
- 那不勒斯的盛宴 | 2008-09-17
- 味觉的回归 | 200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