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味觉的回归(1)

  
作者:袁媛
发布日期:2008-09-12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袁媛
纵观中国传统节日,想来竟多与食相关,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元宵节的元宵、春节的饺子……当真无愧于中国饮食文化千百年源远流长之美名。

又近一年中秋,虽然早已是个俗烂的话题,但不能免俗的要再谈月饼,为了一次味觉的回归。传统、故事、种类、包装……月饼的商业价值早被挖到了脊髓最深处。于是,在镁光灯下,月饼作为一种糕点的本来面目似乎被人淡忘了,所带来的味觉享受也被过多的修饰掩盖得难以辨认。买月饼为了送礼,吃月饼成了形式,谁还能记起儿时盼中秋、赏月、品月饼的那份简单的感觉呢?

朋友说,不喜欢吃月饼,因为太甜太腻,不健康。被惯坏的味蕾已经不再记得曾经的期盼,月饼所承载的情思自然也无影无踪,忙碌的工作,让我们失去了与家人团圆的一份淡然。我们需要一种味觉回归,来重拾内心底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情感,月饼是那个不可或缺的载体。从传统的馅料,到时尚的口味,静下心来品味时间、空间、心境的回归。

最经典的月饼样式要数豆沙馅的广式月饼。薄薄的一层烤到金黄油亮的饼皮,包着甜腻、红到发紫的豆沙馅。或者细腻如丝,或者依稀还能辨出红豆粒,不同品质的月饼就这豆沙的精细程度上一展高低。红的透亮的红莲蓉,白如脂玉的白莲蓉,五仁枣泥芝麻……都是当年的经典。

之后,月饼的馅料开始花样迭出,传统的豆沙莲蓉,添加上咸蛋黄,不甘寂寞的水果口味,直到各种你能想到的一切:巧克力月饼洋酒的搭配已不算创意,燕鲍翅的尊贵身份也融入了这方寸糕点之中。烘烤的月饼也许油腻,冰皮月饼则弥补了这一弱点,更有煎炸炭烤,花样百出迎合了众人口味。

不再如当初自顾自的甜腻,健康给了月饼一个新的要求。麦芽糖醇、木糖醇替代了蔗糖,各种口味清淡的月饼成了另一道风景。如茶蓉,一股淡淡的绿茶清香,一如夏末秋初的一丝淡然;又如红薯蓉、南瓜蓉、椰蓉等都以其自身食材的清甜来取代过多的糖分。味蕾早已不再渴望过甜的刺激,淡淡的味道,往往更令人回味。

转念间,又是一年中秋。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