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车轮快了,旅客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然而,火车提速带来的时间效率常因到站后疏散旅客的运力不足而抵消,出现了“夕发朝滞”的现象,这种状况在北京表现得非常突出。
据统计,火车第五次提速后,每天早上6点到8点,到达北京站的列车达19列;到达北京西站的列车达17列。集中在“早、晚高峰”到站的列车群,加剧了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
据了解,以Z、T、K字母打头的直达列车,增加了卧铺,减少了硬座,平均每列乘客在800位左右。除少数乘客有接站外,大部分旅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量很大,而早晨这个时间段内正是出租车相对较少的时间,形成了巨大的需求矛盾,火车站早间疏散旅客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近,笔者从外地返京,亲历了打车之难。在7:00至7:30间有7趟列车到达西站,往往是前趟列车的旅客尚未疏散,后一趟旅客又续上了。
要车的队伍排成长龙,而出租车稀缺,每来一辆出租车,乘客们迫不急待,蜂拥而上,乘车秩序很乱,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与西站不同,北京站虽然在6点到8点的“早高峰”期内到达的列车多达19列,但北京站紧临地铁,旅客疏散较快,较少出现旅客滞留的情况。这就给铁路部门和北京市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实现火车与市政公交的联动?如何调整运力,合理调度出租车,更好地实现火车提速带来的效率?
笔者认为,解决旅客“夕发朝滞”现象,除需要出租车公司合理统一调度外,铁路部门是否可以对列车终到时间进行微调,适当错开到站高峰期?(来源: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