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达能首度承认“犯错”乐百氏;随后,达能与光明的合作危机突然爆发;如今,达能与娃哈哈的并购风波又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在并购娃哈哈事件中,达能仅因为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利润高、有钱赚,就要强行并购,更为甚者当娃哈哈在董事会上拒决接收达能手下的乐百氏、深圳益力和正广和饮用水后,其竟表示可以在半年内把这三家企业卖掉,种种言行不禁让人们倒吸冷气……达能之流的并购哲学已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并购哲学一:用尽手段,只为达到套现目的
代表事件:让达能乐不起来的乐百氏
今年3月1日,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在上海宣布公司增持汇源果汁股权至24.32%的同时,更难得地检讨达能整合乐百氏的问题。他表示,在乐百氏的问题上,“必须承认,我们犯下了错误”。这是达能首次公开检讨被业界广为热议的乐百氏问题。
从2000年的高调“合资”,到2001年何伯权等五创业高管的集体辞职,再到2006年1亿多元的亏损,继而是所谓的“达能清洗乐百氏”事件,关于达能和乐百氏这场轰动业界的购并,最终落到一方亏损、一方出局的境地,也使得达能在中国的投资目的其实已暴露无遗。
范易谋认为,在乐百氏事件中,达能得到的最大教训是,在未来的合作中,文化的融合是最重要的。他表示,乐百氏之前太过于依赖个人的领导,这样并不利于其发展。对于达能目前在乐百氏进行的调整,范易谋心中也在打鼓:“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100%成功。”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达能根本不想把乐百氏品牌做大。”一名张姓老乐百氏人有些伤感,“我们有时还在做白日梦,希望有一天,能将乐百氏从达能手中收购回来,把乐百氏重新变成民族企业,民族品牌。”
并购哲学二:精心布局,合同暗藏不平等条约
代表事件:使达能哭笑不得的娃哈哈
据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在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十年间,达能投入了15亿元,而收益却是38亿元。然而,达能现在根本笑不起来,因为他将有可能失去娃哈哈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达能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一事,显然激怒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我们当初的许多投资决定,都曾遭到达能的抵制和反对,并拒绝投资。但当娃哈哈将企业办好了,产生经济效益了,达能却又要强行投入。对于一些暂时还产生不出效益的,达能已投入的亦要求退出。”宗庆后对于达能的功利做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而这次娃哈哈并购风波的导火索即是一份来自十年前的合资合同。“由于当时对商标、品牌的意义认识不清,使得娃哈哈的发展陷入了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娃哈哈的创办者及掌门人宗庆后表示。在4月4日杭州召开的董事会上,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已当场拒绝了达能的不合理建议,并向媒体表示,将坚决抵制达能恶意强购,且已做好了“分家”准备。
并购哲学三:费尽心机,一再要挟国内企业就犯
代表事件:合作前景一片黯淡的光明乳业
在娃哈哈大呼“中达能圈套”之时,距离杭州仅200多公里的上海,光明乳业也饱尝切肤之痛。因为此时,达能正在与其和蒙牛上演又一出“三角之恋”。今年3月,蒙牛方面公开表示,达能之前授权光明使用的酸乳品牌“碧悠”的使用权已经转交给蒙牛使用,达能与光明今后仅限于股权方面的合作。
然而,去年4月,达能才刚以每股4.06元的价格增持光明乳业的部分非流通股,使得其持股比例上升为20.1%,位列第三大股东。据知情者表示,达能能够低价增持光明股份也费了不少心机。早在光明股权的第一轮报价中,不少竞买者已经将收购价格提到6.3元一股,而后来,甚至有人准备出价8元,光明的大股东也希望能高价沽出。但达能却在此时抛出一个“撒手锏”,这就是那份当初光明与达能的合资合同。在达能与光明最初合资时,其部分“达能” 商标与外观设计也交给光明无偿使用至2011年9月。但在协议的附加条款中,达能只允许光明在两个菌种的酸奶中无偿使用这个商标。尽管后来光明违反协议在别的菌种上也使用“达能”商标,达能一直没有表示异议。
“这其实是件小事,但达能在事隔多年之后却以此要挟光明接受其价格,否则将起诉光明。”那位知情人士称。于是,达能顺利以低价增持光明股份。
总结:达能的并购哲学本质实为资本掠夺
1996年,达能分别收购当时业绩甚好的唐山豪门啤酒和武汉东西湖啤酒63.2%及54.2%的股权,而在2002年达能却突然宣布“撤资”,将这两家企业高价卖给了其它公司。
“如果你被达能并购,不要指望达能与你同心同德。”
“外资在中国并购的目的主要是捞钱,他才不管我们品牌的死活了,大家看看如今的‘乐百氏’就知道了。”
两位网友在网上的评论中这样写道。
这家成立于1966年的法国公司,最初是一家玻璃制品公司,名为“BSN”。自从转入食品和饮料行业后,并购就成为其战略和经营的手段,包括凯旋啤酒、依云矿泉水,甚至连它今天的名字“达能”,都是当初并购的企业。
“并购主要是为了巩固我们已有的市场份额。我们非常讲究成为当地市场份额的第一名。”达能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李布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因此为了当地市场份额第一,达能与娃哈哈合资,也并购乐百氏,并全资控股深圳益力;与光明合资6年,但也会闪电般地与蒙牛“联姻”。对达能来说,并购的企业只不过是其业务布局的一个个棋子。最终,大家都将成为达能的牺牲品!(来源:Tom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