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专题源文件

券商借壳深陷内幕交易(1)

发布日期 2007-04-12

券商借壳近期骤然升温,如借壳都市股份的海通证券,借壳成都建投的国金证券,借壳锦州六陆成功的东北证券以及借壳延边公路的广发证券等。券商为何偏爱借壳,其中又有哪些玄妙,借壳又为何让他们深陷内幕交易传闻呢?

带来连续涨停

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

14个涨停,这就是海通证券借壳给都市股份带来的后果。从原来的5元多股价,到最近都市股份的估计最高超过25元,都市股份就像一只乌鸦飞上枝头一般变成了凤凰,而点石成金的手就是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2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海通证券注册资本金增至87.34亿元,2005年5月,海通证券成为创新试点券商。截至2006年12月底,自1999年以来,海通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已经为134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共筹集资金547亿元,其中IPO项目88家,募集资金393亿元,配股38家,募集资金112亿元,增发8家,募集资金42亿元,副主承销商49家,募集资金494亿元。

"老鼠仓"传闻缠身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

也许是"通病",很多证券公司在借壳上市的前前后后都流传着"有老鼠出没"的传闻。其中以近日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的传闻最盛。

据了解,前段时期一篇名为《广发证券借壳阴影内幕交易笼罩首个券商借壳案》在网上广泛流传。文章称,广发证券借壳在经过证监会批准后却迟迟没有挂牌上市,主要的原因是监管部门怀疑广发证券的一些高管在借壳一事中涉嫌内幕交易,并已经查出一些高管亲友提早进入了S延边路;甚至有消息称,有涉案高管亲友购买了S延边路达200万股,账面获利数亿元。

文章特别提到,因为"先知先觉",2006年3月31日至2006年6月2日(S延边路第一次停牌前),以臧宏峰为首的7名自然人全面挺进S延边路十大流通股东之列,通联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华富竞争力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同期进入。至此,自然人臧宏峰以持股130.72万股位列个人流通股东之首,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量较上季度大幅增加。

作为本次事件的主角,广发证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对上述种种传闻予以否认,与此同时,相关自然人股东也力辩挺进S延边路纯属个人行为。但是由于各种消息此起彼伏,现在还难辨真伪,接下来事态将如何发展,现在还不好揣摩。

绯闻对象不断光大证券决心IPO

光大证券创建于1996年,是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全国首批创新试点券商之一。2006年,光大证券的净利润约为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5%,每股净资产为1.35元。

光大证券借壳的"绯闻"总是层出不穷。从2006年6月宁波富达否认光大证券借壳,到之后的轻纺城、太化股份、北京化二、金证股份等等,光大证券在借壳的传闻中总是成为主角,往往一个公司否认后,下一个光大证券借壳的公司就又出现了,而且这些被传光大证券借壳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因此大幅上涨。

但是今年初,光大证券一改之前要借壳上市的说法,决定IPO。今年1月份,光大证券的总裁徐浩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定走IPO上市的道路。他表示IPO上市是最适合企业进步和券业发展的道路,借壳上市很容易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第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