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劫难:汶川、成都、都江堰(1)
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 汶川的生还者
我们在步行前往映秀的公路上见到了他,他的脸上长满了水泡一样的疱疹,有些麻木地接过记者给他的水和食物,简短地讲述——甚至周围的人还没听清他的名字——之后,又机械地朝前方走去……这样孤独地行走,已经两夜又一天。
与那些曾经的乡邻相比,活着,就是他最大的幸福。他依稀记得那天下午的情景:公路突然从中间裂开,折断成数截,大地像波浪一样翻滚,群山在瞬间坍塌,巨大的声浪从山谷中咆哮而来,河床的水位突然上涨,山开始震摇,路变得扭曲,“山崩地裂”四个字已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情形。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倒在地上,本能地蜷缩成为一团,甚至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曾经被声浪击倒而昏迷。
当看到整座城市都变成了废墟的时候,他开始恐惧并用力地捶打自己,来肯定自己还活着,并非是走在阴曹地府之中。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他找来几块破布,用以阻挡天空中开始飘落的雨滴,大地突然再次摇动,已经垮塌的废墟重新被震落;那些尚未垮塌,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的建筑在黑暗中摇摇欲坠。
雨越下越大,山体滑坡而发出的巨大声响令他本能地恐惧,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沿着公路,向外逃生。
他四处搜寻,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包袱,于是扯了些破布,简单地捆扎后,装入几瓶废墟中找来的水,汇同了几个幸存的人,开始往外面走。
没有走出几百米,路就断了,整座山体的坍塌吞没了公路,这个时候,巨石突然从他们头顶往下滚落,他撒开腿就往前跑,也不知道跑了有多久,当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是孤单一人,同行者不知道是失去了联系还是被巨石砸中。
就在这样的雨夜,他开始了漫长的翻越大山的征途,所做的一切,都出自最本能的求生欲望——离开这里。
天实在太黑,雨实在大,塌方又随处都有,他停了下来,休息以保存体力。
5月13日,地震之后的第二日清晨,终于放了晴天,才微微亮的时候他就上了路。路很难走,他只能凭借从前的记忆——小时候他就是这样跟随着父亲来到都江堰。
他大约40多岁,是实实在在的山民,除了种些菜挑到镇上去卖,生活对于他而言,跟祖辈们没有什么两样。
14日的下午,他终于走到了紫坪铺水库,那里传来了人们喧嚣的声音。
他的样子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当人们问他从哪里来的时候,他说他来自映秀,汶川县城的一个镇。他也从人们口中得知,他所在的地方,在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发生了轰动全世界的7.8级大地震。
1 | 2 |
- 震灾现场:青川遇难人数接近1900人 | 2008-05-17
- 震灾现场:日本救援队在行动 | 2008-05-17
- 震灾现场:马尔康加油站断油 | 2008-05-17
- 国殇 | 2008-05-17
- 因地震而不同的“5.17”电信日 | 200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