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2008年经济会如何走?通胀会不会持续?经济会不会下滑?货币政策该如何调整?我们财政政策该补贴什么样的人群?就此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协会秘书长王建先生。
保增长还是保通胀
经济观察:您也提到是保经济增长还是保通胀的问题,提到的措施比较少,这两个问题有矛盾吗?难道就只能保一个?
王建:保通胀的方法是什么呢?难道是压通胀?收紧货币,提升利率;保增长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放松银根?究竟怎么办?这就叫你选择。如果是收银根,像现在从紧的货币政策,那就是放弃增长而保通胀,就是选择把通胀作为首要位置,结果是什么呢?经济增长压下来以后,收入跟着往下掉,老百姓钱包更瘪,更没有应付通胀的能力。
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有些得高血压的人他同时得了脑血栓病,在医生那儿,甭管是中西医都是非常难对付的,因为什么呢?你得了血栓,需要给你扩张血管的药,让血管疏通,但是,因为你高血压,又要给你吃降压药,降压药是收缩血管的药,那你说你同时面临着两个病的时候,那你是降压还是升压呀?你是扩张血管还是收缩血管啊?这就看哪一个能要了你的命了。医生的选择也是这样,就是要权衡。你什么都想要那是不行的。
之前我写过篇文章叫《论宏观调控与转轨》,我讲,有取有舍是战略家,什么都想要是小孩子的思维。
经济观察报:你一向认为你自己趋向保经济增长?
王建:对。去年虽然通胀很严重,但是通胀只是抬升了名义消费价格,实际消费额是一条直线,并没有因为通胀导致了我们的实际消费下降,为什么?经济增长率快,大家有钱照样消费,你说食品价格涨了,我还得吃这么多肉,还得喝这么多奶,我照样得到外面去吃饭,我还得消费,我得把我的消费水平维持在我现在水平上,为什么我还能维持呀?当物价涨的时候,我的收入也涨了,我不怕。所以物价推升了名义消费额,实际消费额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长,还是12%的一个增长率。
经济观察报:但是现在最大的阻力因素是不是在民间大家都在抱怨CPI过高了?如果政府作出了保经济增长,而不压物价消费的措施,会如何?
王建:现在老百姓是不愿意看到物价上涨。但是百姓要明白,假如说今年物价不涨了,但是收入要减少,你愿不愿意?老百姓会算账嘛,因为经济增长掉下来了,收入也掉下来了,今年我挣三千元,明年我经济增长掉下来以后我挣两千元,物价虽然稳了,但是收入减了,哪一个损失更大呢?
经济观察报:物价只是眼前的损失,而经济增长它是一个预期。大家对预期方面没有统一的认识。
王建:怎么会没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呢?经济增长如果下滑,收入不就减少吗?企业用工也减少了,好多企业就倒闭了。很多人就失业了,特别是农民工。经济增长一下来,投资就停下来。
经济观察报:以前宋国青也说过,今年的通胀的话是八九不离十,如果不压着通胀,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要是真能达到10%的话,是不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数字呢?
王建:不是采取任何措施的问题,现在我们要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低收入人群,因为他们的收入增速很慢。如果经济增长11%,高收入人群可能增长就是20%、30%,他们可能就是1%、2%,在5%以下。他们的收入的增长是低于通胀率的时候,他们对抵御通胀他们就抵御不了。通货膨胀的原因不是货币多,货币只是一个结果。
经济观察报:但现在加息对企业成本影响特别大,我看有些企业成本已经到百分之三十多了。
王建:就是,现在好多中小外企都关闭了,胶东、珠三角个别企业,老板都跑了。
经济观察报:这些现象是看到的,但财政政策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补贴呢?你也谈到财政补贴,包括转移支付,在短期之内它不可能奏效。
王建:我强调的是,你现在能做的是对那些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政策,就是国家给他财政补贴,这是对付食品带动的通胀一个原因,但是你要是想长期解决,就必将消费作为需求,能够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这和食品是两回事,想扩大内需,从投资变到消费,必须做大动作,转移支付只是说维持现在水平,而不能保证消费的增长超过投资。
经济观察报:假如政府不采取相应抉择,今年你预计预期通胀能达到多少呢?
王建:像现在这样继续从紧方针,继续这么维持,它照样是一个7%以上。如果人口增长你无法抑制,土地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加息是白加,去年开始,央行共十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了六次息,从去年一月到今年一月,这十三个月当中,通胀是越来越严重了,充分证明了加息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汇率如何调整
经济观察报:既然加息解决不了的话,那汇率政策调整是否好一些?
王建:汇率是会调整一些的,但是汇率我不太同意提得太高。因为汇率太高,一些外企都赶走了。我们现在要享受全球化利益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就是能够持续的高增长,因为外需的边际增加量是非常大的,我们是靠着外需来拉动增长,如果你要是提高了汇率,人民币继续升值,很大的一个外汇需求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你要想享受全球化利益的话,那你就要在汇率和通胀率之间有一个选择。是要通胀率高还是汇率高,汇率高,通胀率就会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经济观察报:我觉得汇率和利率是可以绑在一起的,通过这个措施调节通胀率。
王建:现在汇率和通胀率加起来是同方向变动的,你汇率高通胀率就低一点,通胀率高汇率就可以低一点。这又是一个选择,通胀和增长的选择,你到底要哪一个。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一个提法,不动汇率,慢慢让人民币全球化和区域化。
王建: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要解决的。但是我反对人民币国家化开放资本市场。你看到有利的一方面时必要想到它带来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既联系到贸易它又联系到了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你人民币一旦国际化,就等于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向外没有任何防火墙,人家可以自由进出。我们要有统一的一个全球视野来看问题,绝不能不只是看中国。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今年的财政政策跟2005年之前相比,应该有什么样的区别呀?
王建:现在政策的转变点实际上就是应该更多的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因为在以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没有像今天这样出现这么大的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过大,导致财富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少数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更快,就意味着多数人的收入增长速度更慢。其幅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政府要去保护他们的利益,财政政策的重点就应该是让这些人在通胀当中不受损,这应是财政政策的一个重点。
经济观察报:就是你所说的通过初次分配规避通胀,如果通过再分配回避,就不可能解决这部分人在通胀中的风险。
王建:现在这种财政政策它抵御不了。原因在于转移支付只设立一个最低的收入线,大概只是占城市人口的5%,但实际上,在城市人口当中,大概应该是有30%-40%人群收入是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他们没有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经济观察报:今年货币政策大家都在谈紧缩,如果政策不相机而抉择,可能就比较晚了,那是很可怕的现象。
王建:我认为,今年应该是稳利率,现在利率比较高,我们应该准备下调利率。
我现在最担心是,决策层没有意识到,经济还有一个冷的风险,他们从传统的宏观调控思维出发,在以往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全是防热的,防冷的没有,突然经济变冷了,要有政策准备,做到未雨绸缪。
经济观察报:但大家现在都在抱怨负利率,如果减息,大家意见可能就更大。
王建:负利率那又怎么样呢?美国现在利率是4%,但是美国的通胀率去年4.7%。日本利率是0.5%,去年的通胀率是百分之二点几,日本负利率已经许多年了。目前它的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不把通货膨胀作为一个主要目标,它现在关注的是,金融市场能不能保持稳定,金融市场如果不稳定,它的经济增长就减缓,经济衰退就到来了。所以更主要的是防内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经济增长以持续稳定的发展为长期目标。
王建:有通胀就是不稳定吗?经济增长是什么呢?它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就业,有更多的人能够有一个就业岗位,而且每年生产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不停,通货膨胀就不必考虑。最可怕的就是恶性通胀最后中断了经济增长速度,它使经济秩序非常紊乱,那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大家反感通胀,认为通胀有自我恶化和自我恶性循环的一种过程,包括格林斯潘也说过,通胀是一个老虎,把它放出来比较容易,但再收进去就比较难了。
王建:现在老虎已经出来了,在发达国家,每年衍生许多金融产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格林斯潘从70年代以后,他就开始讲,把M2、M3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越来越没有意义了。为什么?现在金融机构都在参与货币创造,不是央行在创造货币。这迟早会导致一场全球性的大风浪,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