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民勤(2)
林俐
14:48
2010-06-03
订阅
 1  |  2 

 梭梭树是沙漠植物,叶子呈针形状,耗水量少,适合用于缺水的民勤。梭梭树的根部可以固定沙子流动,同时有助于其他寄生植物盘根生长,帮助恢复生态。

毕竟生活不容易。据说近年来,在政府推行的“关井压田”政策下,不少民勤农民“下岗”。以保护环境为由,为遏制过度开发土地导致沙漠化、地下水流失和水质恶化,政府通过只提供足以耕种2.5亩地的水源给每户农民,这么一来,农民即使有更多的地,有更多的种子,也无法耕耘超过2.5亩地的限制。

一个农民对我说:“我要是可以种5亩地或更多一些,我早就奔小康了。现在是刚刚够维持生活。” 有的民勤农民是因为有地不能种,或是种地养不饱全家子,开始往外务工,据一名开办工作介绍所的老板说,以前出外务工的大多是18、20来岁的,现在30来40岁以上的增加了许多。而且能走出去的,都不想回来。

虽然我佩服选择留守和扛起责任来修复家园的村民,但是我更能理解选择逃离的人们。也许这是一个自然淘汰过程,最终,走的人将远远超过坚守的,于是这片超载多年的土地将得到喘息的空间,进而逐渐修复,而只有坚守到最后的人们,也许才有机会看到这片大地重生。

民勤县城广场的一座塑像刻上了总理温家宝有关民勤的名言:“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盐水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周边人口增多,不断从河流取水,最终导致罗布泊干涸。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