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美国大选 > 记者日记

拉雷多撤退

    
作者:程明霞
发布日期:2008-03-12

3月10日,拉雷多,雨转晴

想象中的边境小城拉雷多,应该会像麦卡勒斯笔下的美国南部小镇,街道宁静,生活单调,偶尔上演《伤心咖啡馆之歌》那类疯狂且不可思议的爱情悲剧。但出机场第一眼看到的景致,让我觉得《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故事应该就发生在这里——清澈的天,开阔的视野,稀少的人烟。

 

边界小城拉雷多

 

这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来到美国与墨西哥接壤的边境线,看华盛顿政客们争论的焦点如何具象为美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一条河和一座座边境哨所。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部的这些边境哨所官,像从好莱坞大片里走出来一般,装备精良、派头十足。但他们开口讲话却不像电影里那些大兵般粗口不断,即使算不上谈吐优雅,至少也十分朴实无华,真诚亲切。

在美国的政客和学者眼中,大量涌入美国的移民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该如何看待移民、如果对待移民也是个复杂的整体体系。但在拉雷多这些边境哨所官们的意识里,每天从墨西哥涌入那么多的人大都心思单纯,心怀梦想,只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涌向美国。

 

边境哨所官

 

“他们只是想要更好的生活而已,每个人都有权追求更好的生活,不能因为他出生在那边(墨西哥)就被剥夺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生活在那边,我们也会想过来河这边(美国)。但是,”哨所的军官Pauza说,“保护美国人民的安全不受威胁,这是政府的最大职责,所以我们不可能接纳所有人来美国。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让不会有任何威胁的人尽可能快的通过边境,把那些坏人(bad guys)挡在边境之外”。——这就是美国边境官简单的移民观和方法论。Pauza津津乐道地讲他的同事们怎么用眼睛、用猎犬同时用高科技手段来辨别坏人,对总统大选中几位候选人对移民问题的主张很少提及。

据说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近些年来美国人热情最高、参与度最高的一次。但“事虽关己,高高挂起”,心思宁静地专心于自己手里活计的仍大有人在,比如开出租车的黑人移民,比如边境线上的哨兵官。2008年对美国和中国都是非同寻常的年份,这两个大国都将经历历史性事件,并因此而面临特殊时刻与艰巨选择,选择自己在新的世纪、在更远的未来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成为怎样的国家。只是没有人知道,至少我不明白,究竟是谁或怎样的力量在决定这些选择和方向。——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

但我可知可确定的是:这场德州之行十分完美,虽然疲累,但一路新鲜。对记者而言,没有比用自己的笔去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更满足的事了。

既已心满意足,那就打道回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