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北京 记者
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土地问题的描述非常严峻:“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随后,温总理阐述了2007年五条土地管理措施。
相信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采访的上千名记者都记得,听到此处,大快人心,掌声顿起,持续热烈。当时我坐在大会堂三楼,颇为一楼的两千多名代表的掌声激动:你听听,你听听!谁说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不听中央的!
上午的掌声犹在耳际回响,下午的代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土地问题的发言可就变了味。我旁听了两组的发言,A省的和B省的。A省的一把手第一个发言,没客套几句就直奔土地问题,说地方政府多不容易,为了搞点钱发展地方,不得不高价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同时,为了解决就业,吸引工业、企业投资以为民众谋取长远利益,不得不低价格转让土地……B省的一把手则更加直接,说自己省里的土地储备略微高于全国水平,希望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搞一刀切,要看到各地的实际情况……仿佛事前商量好了似的,一把手的调子一定,本省来自各地各行业的代表,便纷纷念开了土地“哭紧经”。
到组里参加审议的中央有关领导,一脸的没脾气。
耕地,到底还有多少唐僧肉可以割?据说有的地方,卖地对地方GDP的贡献率竟然高达70%,最不济的也有20%。
1.8亿亩耕地的红色警戒线,到底应该谁来守望?目前由中央主导来守望耕地的思路,或许有根本的先天缺陷,仿佛一个贪吃的孩子,家长发放到口袋里的糖果,不能自己想吃时候就吃,老有家长的眼睛盯着,不停地告诫你别吃了,吃多了会上火。可,哪里管得住呢?!
还有,接着刚才的例子说,怕孩子吃糖果上火,或许压根就不应该把糖果发到孩子口袋了。也就是说,想吃肉,根本就不能在唐僧身上动刀子,自己找头猪养去,养大了再杀着吃。干吗非在耕地上动刀子呢,我们并不缺乏无法用做耕地的土地和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