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黑这两年
张晓晖
2011-04-14 20:06
订阅

张晓晖/文 实事求是地说,《经济观察报》是最早介入报道重庆打黑的媒体。2009年的6月19日,也是就重庆江北爱丁堡小区枪案后不久,我们就报道了重庆一位叫做陈明亮的地产商人,因为涉黑被捕的新闻。

此后,重庆打黑行动迅速扩大,并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我记得我当时还采访了陈明亮的一个马仔,马仔一脸不屑地告诉我,老大没事,问题不大,是公安抓错了,没几天就会安然无恙地出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又公布了大量的,关于重庆打黑的一些独家新闻,11月底,重庆原市长王鸿举突然离职。

以及后续的李庄案一审二审法庭情况的真实记录,还有2010年6月间希尔顿酒店股东彭治民涉黑案的全况。

关于重庆打黑,我采访过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采访过刑法学界泰斗也是涉黑案辩护律师的赵长青教授,也接触过打黑一线的专案组,以及重庆警界高层,更多的是重庆普通民众。

从来没有一个关于犯罪的专项整治行动,能够像重庆打黑这样引人注目,引人注目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我是记者,只忠于记录下我所见到的新闻事实,因此关于重庆打黑的评论,暂且搁置不议。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重庆的社会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散漫的江湖的码头文化,重庆政府的强权令其变成了目前更有序的状态。

当自由市场没有欺行霸市的恶棍时,重庆的经济焕然一新。从2009年6月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快两年的时间内,重庆发生了惊人的巨变。不仅仅是重庆拥有了内陆最大的保税港区,重庆的两江新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众多行业巨头纷纷落户重庆,带来不计其数的就业机会。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更多关照,比如公租房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令更多的人受到惠及,这种来自民间底层对重庆政府的感激之声,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内,变得尤为强烈。

在重庆打黑这两年里,作为《经济观察报》派驻重庆的记者,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全面真实地记录下这场发生在重庆的变革。也许2012年之后,重庆还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打黑除恶的确给重庆带来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心里,有着不一样的解读。

我想我会始终如一地去记录它们。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