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坚强的人们
张晓晖
2011-04-14 18:13
订阅

张晓晖/文 我记得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我的同事张晶因为一个活动也在重庆,此前,我们买好了12日下午的动车票去成都。所有偶然的因素,令我们成为报社距离这场地震中心最近的记者。

14点28分,剧烈的晃动改变了一切。

我随着人流,慌乱地跑到大街上,当我拿起手机给张晶打电话的时候,信号已经因为流量过大而变得不再畅通。好在还有网络,互联网仍是通畅的,当我向报社报告,决定立即前往汶川的时候,美联社发布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发生在中国汶川的地震强度达到8.0级。

大概数分钟之后,新华社也发布了汶川发生了7.8级强震的快讯。

我跑到重庆上清寺的中安大厦找到张晶,张晶简单地收拾了东西,我们便赶往火车站,试图乘坐最快一班动车,前往成都,到了重庆北站,我们被告知,因为地震,所有列车已经停运。

无奈之下,我们又打车前往陈家坪汽车站,坐最近的一班大巴车前往成都,车上的人多数都很焦虑,绝大部分人都是被地震打乱,临时放下工作,回家查看情况。

抵达成都的时候,已经是5月12日晚上11点,大巴车刚刚驶进成都,我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马路上到处都是帐篷,因为余震不断,这个城市的百姓选择了“露宿街头”。因为要发稿,我们入住春熙路上的汉庭宾馆。

5月13日的清晨,我们试图从都江堰走近映秀,实在没有多少车愿意过去,因此,几十公里的路,被一辆黑车讹诈了1000元。都江堰的楼房塌了许多,路上遇见的人都十分沉默,更多的是在步行前往各自拥有亲人的地方。

报社开始准备派更多的记者前来,网站开始配合我们24小时运转。

实在不想去回忆,我们跟随成都某部队,从废墟里挖到的大量尸体,也不去想那些惊恐错愕悲伤难过的表情。灾难来临之际,社会无论有多么的发达,人类终归是羸弱的。

作为新闻记者之于报社,我们只是默默地记录下这个灾难,记录下当时国人面对灾难的行为,那些废墟,还有那些恐惧但坚强的人们。

或许这也仅仅是我们记录下的,在人类漫长历史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