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来稿
- 当年,我为工厂争了光 | 08-11
- 当共和国走过六十年光辉历程的今天,每个人都感到欢欣鼓舞,作为我来说,更是百感交集。我亲历了新中国发展的大半时光,也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参与了伟大祖国的建设,虽然所起的作用...
- 从固定到移动,见证通讯工业的崛起 | 07-24
- 60年代,从我记事起,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工农业产品,大多都是靠外进口,且名称前都有一个“洋”字,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只有那笨拙的手摇电话叫电话机。那时的手摇电话,...
- 中州大地腾油龙 ——河南油田创业纪实 | 07-24
- “中国第十六个省出油了” 1971年8月7日,是值得在河南省石油发展史上大书的日子。由3249钻井队钻探,13团作业五连试油的南五井出油了。这一喜讯立即传到...
- 父亲,石家庄工业的脊梁 | 07-24
- (一) 石家庄你还记得他吗? 他已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他曾经为这座城市做过一些事情 ,也曾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个第一、唯一。也许在石...
- 工业情殇 | 07-24
- 如果说工业可以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么,工业也从某种意义上造就了无数个家庭。所以说,工业是伟大的,极其伟大的。 我的父母相识在西安的一个齿轮厂,从那时候起,他们...
- 祖国您好 ... | 07-20
- 祖国您好,光辉岁月在弹指间一闪即逝,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我们迎来了您的60岁生日。 祖国您好!还记得您诞生的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 茅盾、郭小川、刘白羽三位文化巨匠培育哈一工“萌芽” | 07-20
- 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萌芽”小组创建于1956年。作为文学创作小组,成员全部来自企业内部,他们始终立足基层,深入群众,勤于笔耕,创作了大量贴近广大职工生活和工作的...
- 前苏联专家帮建哈一工、哈量回顾 | 07-20
- 建国初期,全国工具行业仅有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筹建中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及上海工具厂三个工具厂。由于当时上工的规模较小,因而,关注哈一工和哈量早期的建设经历,从...
- 爱车的变迁 | 07-20
-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大姨父,算得上共和国的同龄人了。国庆前夕,在他的倡仪下,我家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次“家庭国庆招待会”。“招待会”上,回首往昔,大姨父感触良深:“建国半个多世...
- 家有父亲,“铣削”幸福 | 07-20
- 父亲做了一辈子铣工,建国前,他就在太原的一家工厂里做工。建国后,他在铣床前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几十年,带出了一茬又一茬徒弟,成了工厂里有名的“专家级师傅”。记得父亲在工厂上班...
- 铁人王进喜 | 07-20
- 铁人 铁人 血肉之躯 钢铁之魂 头顶辽阔蓝天 足踏漠漠荒原 你是忘我工作...
- 朱德同志两次亲临哈一工视察 | 07-20
- 翻开共和国刀具制造业六十年的史册,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做为中国第一家工具厂,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着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倾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 乡村工业化,星火拓荒人 ----... | 07-09
- 张庆喜/文 2009,共和国60周年;2009,父亲66周岁。父亲自6岁起放牛劳动,至今仍自食其力、劳动不止。可以说,父亲劳动的60年,是与共和国共同经历、...
- 桃李会芳园 高谈伸雅怀 | 07-09
- 四十七年前,我走上了上海市虹口中学的讲台。我有幸目睹了成千名莘莘学子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 水的浪漫构想 | 07-09
- 孙骏毅/文 一 苏州是一个漂在水上的美丽城市。 小桥流水人家,古典苏州因为水才有了精致的园林,婀娜的小巷,纤巧的楼阁,柔曼的话语和慢条斯理的生...
- 生活的变迁 | 07-09
- 彭波/文 我小时候正值文革中期,不但家里穷,市场上物资也不丰富,那时候商店都是公办的,里面的物资有个显著的特点,多数前面都要加个“洋”字。如火柴叫洋火,钉子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