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8-13
李 洁
订阅

我有一个梦想——60年的大飞机梦

相信没有几个“80后”会对中国的大飞机工业有什么了解,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这个“80后”接触到了中国大飞机工业的研究,并开启了我的天空梦想。 

什么是大飞机?中国为什么一直没能自己制造大飞机?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飞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现在世界上造这类飞机的公司独剩两家——波音和空客。而中国为什么一直没能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则要回顾下历史。 

话说1970年,中国曾决定自主开发大型喷气式客机,而当时空客公司成立刚刚两年。但是,由于中国在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方针上一直摇摆不定,上干线还是上支线?自行开发还是合作开发?甚至有没有必要发展民用飞机制造?在这些问题上的不休的争论导致国家不断地投入巨资却又频频改弦更张、半途而废。1980年,中国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10曾圆满试飞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到1985年却中途停止了。1990年前后,中国同美国合作生产过两架MD90,飞机也获得了美国FAA颁发的适航证,在交付航空公司使用后状况良好,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波音兼并了麦道公司。中美合作制造装配的MD-90生产线关闭,与空客联合研制100座飞机又因外方毁约而不了了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制定的通过国际合作发展民用飞机的“三步走”战略宣告失败。就这样,中国航空工业在反反复复的投入、终止、再投入、再终止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蹉跎岁月。30年后,空客的发展势头已经直逼波音,而中国的大飞机工业仍基本为空白一片。最好的时光眼看着已经从指缝里流走了。 

当历史走到今天这一页,波音、空客已经在大飞机制造领域各霸一方。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了大飞机工业对经济、政治、军事等等的重要性。在200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披露了今后几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四大主要任务和目标。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大飞机研制将有序取得进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十三五”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张洪飙日前透露,我国研制的大飞机计划于2014年首飞,2016年适航取证。张洪飙解释说,从首飞到进入试飞阶段再到适航取证,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和繁琐的程序。试飞包含数十个课目,时间也相对比较长。适航取证后,意味着飞机的安全性设计被认可,也就获得了“准生证”。拿到此证后,飞机便可以进入批量生产的实质阶段。这迅速发展着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一点,我们中国将会有自己的大飞机飞上蓝天了。 

当然,面对后面即将出现的技术、科研方面的难题,我们的大飞机工业只是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却走了60年。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未来,它的发展才是如此得让人期待。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而天空中出现了一架以字母“C”开头的大飞机,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梦想会实现。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