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论坛显然有助于中川收集到更多的素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刘建军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近9万人,受伤43万人,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9.4%和8.3%。但即便如此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刘建军称,目前中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仍居世界第一位,万车事故率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在中国安全生产事故致死人数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到八成。
如此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中国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这往往导致问题迟迟难以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的多头管理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坐在一起进行交流。”中川如此解释赞助论坛的初衷。在会议上日产提出了关于改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5点建议,包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削减目标的设定;交通事故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公开;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与整备;先进安全法规的积极导入。但是,最让中川头疼的问题是找不到制定这些对策的明确主体。
几年前,日产北京研究所已经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开始了一些合作,后者会把一些表格发给中国交警部门的现场工作人员,以此统计交通事故具体案例的各项数据。日产北京研究所再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得到了80个交通事故的数据。“这一点至关重要,交管部门常见的泛泛统计对解决具体问题意义不大,汽车公司和科研机构需要有的放矢。我们不仅要关注驾驶者,也要关注行人的安全。”中川说,通过眼下掌握的数据,他已经大体知道,行人横穿马路是导致事故的最常见原因,而在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平均时速达到50多公里,与美国相当。而在日本这一数字在30公里左右。
至少日产汽车公司目前针对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开发,都是依靠这样的统计数据而来。
日产汽车公司目前的核心安全技术之一叫做魔力保险杠,当前方车辆减速时,这个系统在通过声音和信号提醒驾驶者的同时,会自动松开油门踏板并踩下刹车踏板。还有一项叫做车道偏离纠正系统的技术,当驾驶者精力分散车子即将偏离车道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自动将汽车调整回原来的车道之中。
对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Yves Chapot来说,他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何时能建立自己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其在中国的最新广告中,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驾车出行,背后则是米其林强大的安全团队进行支持。但是这家公司仍在为万无一失而努力。“胎压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在法国有详细的胎压统计数据,但在中国我们还难以掌握这类情况。米其林正在寻求改善这种状况的空间。”Yves Chapot说。
在中国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努力推广他们的安全评价标准 ,去年他们推出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对12辆车进行了碰撞实验,该中心所长吴卫称,2007年他们将力争评价15辆车。在上海车展上,他们将碰撞得面目全非的车辆带到了现场,这将使中国汽车产品模糊的安全评价体系有章可循。汽研中心的专家认为,在以前的车展上,人们看到的都是外形完好的新车,对于被撞得面目全非的碰撞试验车辆出现在车展上,观众肯定会以一种新奇的眼光看待。这有助于普通消费者更好地了解C-NCAP。
目前中国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仍然非常淡薄,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教育力度,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比任何技术开发都要困难得多。汽车行业也在试图为政府分忧。上海车展期间,由国家相关部委主办的“2007全球道路安全周中国区活动”在北京拉开了序幕。通用汽车公司为活动提供了200万资金支持,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经理兼总裁甘文维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中国的道路使用者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在通用汽车看来,这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海外收购或自主品牌等概念使尽浑身解数的同时,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对在交通安全方面献计献策似乎缺乏动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有关评测中,本土汽车仍居于后列。在2006年有关汽车安全的资料中,只有一汽把“奔腾”轿车的宣传重点定位为安全,而这样的诉求也仅仅限于保护车内的驾驶者。跨国公司将注意力转向汽车安全当然包含对长期利益的考虑,但是本土公司也应该意识到,装了安全气囊和ABS就代表安全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投身安全事业与大赚钞票并不冲突。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早期本土企业无力进行安全方面的开发与研究情有可原,但如果市场成熟五六年后还是对此漠不关心显然是不应该的。”中川恒彦说。(本报记者 刘春 上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