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危机的教训-博鳌分论坛实录(2)
王亦勉
18:01
2010-04-11
订阅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梁锦松:我想在用中文讲还是英文讲,我还是用英文讲吧。您的问题,政府的作用,作为监管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今天这个话题是公司治理的问题,我们回顾一下在以前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还有公司基本上都是依赖公司治理的框架,有董事会监控管理层做很多工作,而监管机构主要是提供指引,提供一个大框架。作为公司的董事会要提供这样的指引,所以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从而来确保作为一家企业,他们是严格地按照政府的监管规定和相关的法律规定来采取日常的运行。第二,要董事会确保公司在道德方面不出现问题。第三,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主要是保护少数股东的权益,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与此同时公司往往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有时候会追逐短期利润的最大化,特别像银行业,他们有时候监管机构会制定一些资本充足率方面的规定,因为这是保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指标。但与此同时,有时候在会计以市值计价的会计标准方面,在年景好的时候,市场景气积累下来的风险慢慢就会变成问题。所以,我们要保证有一个系统,一方面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制约机制,使政府相关的监管指导意见能够得到遵守,使风险得到控制,而与此同时又能够推动企业的增长。所以,作为董事会来说,要保持一个公司长期价值的增长,和短期利益之间如何做到平衡?这其中就包括薪酬机制,管理层薪酬怎么制定,作为股东来说他们长远的利益得到保护,我觉得这是作为董事会最重要的机制。

而作为政府来说,作为监管部门来说其实也是扮演同样类似的角色,要平衡好长期价值的增长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要谈公司治理或者政府的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想清楚。
简碧佩:德勤全球CEO奎励杰,您认为谁应该为这次金融危机负责?
奎励杰:每一次我们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就会指责别人,我们就会找谁是罪魁祸首。而这一节的讨论是讨论公司治理,其实也跟很多世界各地的大企业老总们谈过,他们有的认为是政府,或者是监管体制失灵,或者是治理结构的问题。因为现行的监管机制或者说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不足以控制现在的风险,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和银行过多地积一些风险,承担一些他们承担不了的风险,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的监管框架或体系,在我们现行的监管体系当中能够有更多的作用。所以,作为董事会来说,要更多地承担这样的作用,来防范下一轮的风险。
布列坦:我想补充这位先生讲的,在英国有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是政府的公务员写的。他说公司治理其实应该称之为结构治理,他得出的结论是治理结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在具体执行当中出现了问题,就是治理结构本身的问题不是很大,而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一系列的安排,在治理结构方面其实没有太多可以改进的余地,但在执行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简碧佩:我们请邦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泽博先生,您觉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