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当前位置:首 页 >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会 > 记者手记 > 孙健芳 |
这次参加博鳌论坛与同事刘波同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博鳌论坛,之前参加了一个公关公司组织的媒体交流会,当时有几个记者说他们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我心里就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关注的对象能否带给我们的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周五上午11点30飞机从北京起飞,到海口已经是下午3点多。飞机上第一感觉就是外国人特别多,我们身边坐着两位巴勒斯坦人,听说其中之一还是巴勒斯坦驻中国大使。期间,我起身去洗手间,到飞机的后半仓更被吓了一跳,乌鸦鸦的全是老外,不过其中很多人可能来海南旅游。
刚下飞机就直奔设在机场的论坛会务组报到,没有想到会务组安排直达论坛的一趟班车刚刚开走,他们建议我们等下一趟班车,估计要等到5点左右。我与他们交涉无果,刘波上去与他们交涉,说如果不走会引起外交事件,嘿,动用国际手段还真管用,我们很快就被安排上了班车。
即便如此,到了博鳌已是晚上6点多了,我们直奔索芙特酒店。我要参加塔塔集团18点15分的新闻发布会,而刘波约了一个伊朗人在18点20分采访。
先说说与会议中心紧临的索芙特酒店,刚下班车就有服务员帮提拿行李,问路也十分热情,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门口有一列的美丽的女伺者。与我以往来这里感受颇有不同。
此次第二感觉就是论坛安检特别严格,通过主会场的两个口都设有安检。已是晚上8点多了,因为有几个小型的论坛,所以安检通道十分拥挤,排队等待安检的队伍大约超过50多米。
我们的访谈结束了,看看日程表,20:30还有一个“房地产论坛”和一个“对话十年的媒体论坛”,于是决定前往。说来也巧,我们在中餐厅用餐时,又碰见飞机上坐在我们旁边的两个巴基斯塔人。
刘波要去媒体中心打印一份资料。刚一走进媒体中心,我就看见很多媒体人士在紧张忙碌撰写和传递资料。据说参加这次论坛的媒体代表有600多人,而且很多都是报社的总编和中高层管理者,看到这些敬业的同行,我开始有些惭愧,在这个地方,不忙碌好像显得自己不起作用一样。
由于几个论坛同时进行,所以我们决定每个论坛都去听听,感觉每个论坛的氛围还是不一样。房地产论坛由于国内人士比较多,也是任志强、潘石屹等地产大佬例行的聚会,所以相互配合比较协调,参会者的提问也比较温和。
但是在关于台湾共同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出席论坛的媒体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就十分尖锐。由于萧不在场,其代言人就被很多台湾的媒体包围。其中一个媒体问,你们过来带几个保安,代言人没有回答,媒体仍旧继续问,到底几个人?到底有几个人参加对话?有没有实质性的对话?相比之下,大陆记者的提问要温和多了。
之后,我与一个台湾记者交流,他说,必须要这样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知道政府官员确定的立场和态度,一些细节就是问题关键。
回酒店路上,我们还遇上了来自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律师,他是自费参加博鳌论坛的。“我就想学习学习。”他说,因为公司接了很多中国投资的项目。从美国飞到香港大约14个小时,之后他再从香港飞到博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