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曙松:收入分配将更多倾向劳动者 | 06-25
- 金融危机以来,消费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收入提升对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危机应对期间的短期刺激政策仍在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来看,这种...
- 叶檀:中国是否会发生地方债务危机? | 06-25
- 地方债务系统信用不彰,激励机制无法区分诚实与失信的负债主体,把债务与融资资格当作给地方政府的贫困补贴,最终既无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也无法发展出健康的债券市场。中国地方债务...
- 秋风:走出自下而上的“市镇化”之路 | 06-25
- 现代城市的核心就是市民可以平等地享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珠三角的工业化城镇之所以停留在“半城市”状态,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行政管制和财政体制下,镇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单位,这...
- 刘尚希:民营经济如何走出瓶颈 | 06-24
- 民营经济新阶段的含义在哪儿?概括起来就三个字:瓶颈性,现在的民营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性的阶段,就像过山路一样,走到了非常狭窄的口子上。
- 张鸣:城市建设岂能再搞“大跃进” | 06-23
- 西安的这个宏伟计划,据说是借鉴了国际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经验,但如此这般的文化培养标准则是跟当年“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学的。
- 赵勇:“浮动个税标准”是个好提议 | 06-23
- “个税标准浮动机制”能否获批尚未可知,但它至少说明,广东个税起征点偏低,已成为政府部门和民间舆论的共识,有了这个共识,上调只是时间问题。
- 邓聿文:谁私分了国人的善心 | 06-22
- 我们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不发达找出诸多原因,然而慈善者的权利和慈善组织或受赠单位的公信力却往往被忽视——它们是制约现阶段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两大症结所在。
- 叶檀:不良资产由谁埋单? | 06-22
- 目前全球都采用最糟糕的办法互相剥夺,欧元区汇率下降到历史低谷,美国还在大规模发放美元债券,而日本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当于几十年的负利率不变,中国不断地让金融机构上市。
- 邓聿文:行政许可的价值在哪里? | 06-21
- 取消行政审批,消减政府权力,看起来是好事,但如果政府边界的确立其实也就是有限政府的形成。只是取消行政审批,而不规定政府作用的适用边界,要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陶冬:欧元末日逼近 | 06-18
- 欧洲在联合富强的道路上只做对了一半,后一半做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欧盟与欧洲央行用来稳定欧元的7500亿欧元将成为拴在欧洲鼻子上的缰绳,一步步地将其拖入深渊。
- 周天勇:未来30年我国土地供给缺口巨大 | 06-18
- 周天勇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与土地资源不可增加之间已经形成尖锐的矛盾,中国的土地根本不够子孙后代用!”
- 展江:社会生病岂能只让媒体吃药 | 06-18
- 大众对媒体有看法实属正常,但是有凭有据的批评才有说服力,才对解决问题有帮助;而如果缺乏科学精神,一味迎合一些或善良而肤浅或者另有所图的人的感觉和情绪,却没有法治化的媒体管...
- 张茉楠:商业地产,美国经济下一劫 | 06-17
- 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来说,商业地产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源。商业地产市场加速恶化的趋势很可能成为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 叶檀:保障房应只租不售 | 06-17
- 经济适用房与公共租赁房的不同在于,政府可以通过经济适用房收回成本,但公共租赁房无法收回成本。地方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建设公共租赁房,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是否足以支撑公...
- 何帆:科技革命,经济的救命稻草 | 06-17
- 持续20多年的黄金经济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或许只有爆发一次科技革命,才能真正拯救全球经济。但我们至今仍然无法知道,哪一个产业才是未来的主导产业。
- 刘煜辉:中国高储蓄率之惑 | 06-17
- 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促成了高投资,而高投资反转过来又进一步做高政府和企业的储蓄,这样走下去,中国的储蓄率还会越来越高,而消费率还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