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晓:楼市“入轨”路途尚远 | 05-06
- 随着相关金融调整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正呈现预料中的积极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能看到的效果,离遏制房价快涨、确保楼市健康“入轨”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所谓的房地产市场...
- 许小年:房价为何不会大跌? | 04-29
- 新政对市场的冲击主要是心理上的,阻吓作用大于实质性作用。在房价可能走低的猜想中,人们从抢购转向毁约或者推迟购买,房价于是停止上涨。但这远非雪崩的前兆
- 叶檀:铁矿石价格战是又一场金融战 | 04-29
- 在铁矿石价格战中,金融家与投资家业已登场。金融战开打,中钢协不想退位也得退,价格双轨制也在国际压力下走向没落。
- 陆铭:中国经济失衡的真相 | 04-29
- 如果工资上涨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剪刀差”能够就此缩小,投资过度的问题可以相应解决,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正常的经济。
- 于建嵘:公民参与是社会稳定的缓冲器 | 04-28
- 让公民参与成为社会稳定的缓冲器,让宪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存在利益冲突和政治冲突的阶层都能接受的底线,是关系中国社会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的重大现实选择。
- 邓聿文:第一汽车大国的荣耀与尴尬 | 04-28
- 国家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并没有阻止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却使得国内的车企乐于用市场去换外企的二手技术,在丰厚的利润中丧失了进取精神。
- 张鸣:政府自我约束 劳动者才体面有尊严 | 04-28
- 在官本位的空气弥漫的情况下,只要作为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遭遇来自官员的颐使气指,既没有尊严,更谈不上体面。
- 叶檀:封杀高盛不如起诉高盛 | 04-28
- 我们即便可以封杀高盛,也不可能封杀所有的国际投行——这将使中国落入“义和团”的氛围之中。但我们可以通过法律保护国民的利益。中国需要金融,更需要金融规则,封杀高盛不如起诉高...
- 刘煜辉:通过加息戳破泡沫 | 04-27
- 一旦美国工业再造的战略布局完成,美国的全球领导型经济一旦重新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活力,投资回报率上升,中国的泡沫就会到了头,到那时政府即便想稳也稳不住了
- 王莹:世行投票权增加象征意义更大 | 04-27
-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有所提高无疑是件好事,但并不足以同美国等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权依然维持在15.85%,这意味着美国仍然拥有一票否决权。
- 巴曙松:更应关注通胀经济 | 04-27
- 目前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但是通胀,更是通胀经济。通胀是一种价格的上涨,而通胀经济,则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形态。
- 胡印斌:封村不是开放时代的标志 | 04-27
-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譬如在香港、纽约,在欧洲各大城市,围墙往往十分罕见。如果说在“世界城市”边缘,处处是铁门冰冷、壁垒森森...
- 易宪容:国内房地产巨变并非一蹴而就 | 04-27
- “国十条”的核心是让国内房地产业回归到居住的功能,而不要把房地产市场当成经济发展之工具,也不要把房地产市场当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之工具
- 王东京:保障住房何去何从 | 04-26
- 目今房价居高不下,令普通百姓望而生畏。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承诺,说要把今年的房价稳定住,办法是加大政府投资,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居者有其屋,加大供给当然好,但问...
- 秋风:权利虚无主义:智慧抑或短视? | 04-26
- 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中国某些企业家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价值观:至少在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增长最为重要,一切都须为此让路,劳工的权利也是一种为了经济增长而可以牺牲的东西
- 谢国忠:利率不升,房价难降 | 04-26
- 除非利率迅速并且大幅上升,否则,政策打压房地产的措施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很快就被消磨殆尽,房地产泡沫或将再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