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光远:李书福,沃尔沃的青蛙王子 | 04-02
- 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我想说:相信李书福,相信这个青蛙王子,可以用他神奇的一吻拯救依旧在亏损的边缘尴尬挣扎的瑞典公主。
- 于建嵘:避免惨剧应先消解结构对立 | 04-02
- 所以,要解决社会的各种问题,要疏导老百姓的心理状况,最紧要的就是有权势的人首先要守规矩。中国人人格的变异,与有权势的人不守规矩有很大的关系。
- 张鸣:“蚁族”梦想太多还是希望太少 | 04-01
- 蚁族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是什么造成了“蚁族”目前的尴尬境遇,蚁族”的产生是否属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的出路在何方?
- 笑蜀:谁的的东湖? | 04-01
- 公权力的这种暗箱操作,揭示了当下官商结合的新趋势,他们与公权力有着天然的姻亲关系,因而更容易抱团。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仅仅以权力制约资本已经完全不切实际了。这就需要更...
- 钟伟:多少钱够养老 | 04-01
- 多少钱够一个人退休后安度余生?谁又来养活2027年之后退休的庞大人群?我没有答案。我所理解的是:钱是纸,终生劳碌积攒,未必晚年安然。
- 易宪容:让住房回归消费本性才能遏制高房价 | 03-31
- 从根本上来说,要遏制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高房价,国内房地产市场有必要真正回归到其消费的本性。这样,一直困扰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高房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中国房地产市...
- 张国庆:莫斯科爆炸会造成怎样影响 | 03-31
- 从美国的圣诞疑云,到莫斯科的地铁爆炸,可以预见的是,交通工具将在今后一段时间成为恐怖分子的重点袭击目标,这也给世界各国的反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高标准、不松懈、重平民...
- 秋风:美国医改,在争斗中寻求共识 | 03-29
- 从美国艰难制定医改方案的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命题:对于公共政策来说,辩论至关重要,其过程是公开的。每个人的发言应当被记录下来,向全社会公开,让社会来判断他的说法是否理性,...
- 叶檀:中国经济需要民资还是资金 | 03-29
- 对于民企而言,主要问题还不是大环境不利,不是在信贷等方面受到不公待遇,而是产权、利益的合法所有权无法得到保障,对投资不能产生明确预期,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
- 孙立坚:打开中国发展新格局 | 03-29
- 如果我们再不改善投融资环境,不重视民间投资的生力军作用,不重视民营企业对各类投资环境改善的需求,那么,中国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因为缺乏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使...
- 长平:政府不是用来下跪的 | 03-29
-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的服务系统本身是中立的,无论任何政府,救灾扶弱都是基本的职责。政府把这份职责履行得好,民众可以表扬;干得不好,舆论应该谴责。
- 邓聿文:关注灾害中的弱势者 | 03-26
- 此次西南大旱,不管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人祸因素,再次向我们说明了风险分配的不均衡问题,弱势者要比社会大众承受更多的灾难和伤害。所以,我们在关注灾害中的受难者时,尤其需要关注...
- 巴曙松:把握后危机全球化机会 | 03-26
- 后危机时代是中国加快资本形成和资源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并提供广泛空间参与国际规则的学习、适应和治理。对美国居民储蓄率上升不必过多悲观
- 陈季冰:应限制“权力”而非“权益” | 03-25
- 当下的中国,最迫切应该、甚至唯一应该“不准”的不是其他,而正是不准权力任意限制权利。换言之,应当被限制的正是权力
- 秋风:地沟油背后的“负经济”体系 | 03-24
- 在这种欲望驱动下,大家在一个迅速发育起来的商业体系中相互制造和满足无尽的欲望,但我仍然想把这个体系称为“负经济”体系。因为,生活在这个体系中的所有人,在收获超常规欲望满足...
- 马光远:保障房退出机制当学英国和日本 | 03-24
- 中国经济适用房出现的诸多怪相和制度失灵,并不在于因为拥有产权,而是缺乏一个严格的内循环的退出机制,并且在整个制度设计上留下了很多寻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