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年的中国车市在一片惊叹号中终结。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100万辆的新纪录,连续5年摘得全球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桂冠”,都让跨国车企和本土品牌更加期待,步入马年的中国车市会在怎样的氛围中开局。
按照中央高层提出的改革精神,马年的中国车市也应该沿着“蹄急而步稳”的思路再上一个台阶,因为无论从宏观经济走势,还是从微观层面个人消费需求的导向上看,支撑马年汽车向上一步的动力远比眼下面临的障碍要多。
为此,我们决定从以下五个相对有趣的维度,去展望马年那些颇具亮点的中国“车事”——围绕汽车产业应运而生的创业商机、刚刚萌芽却有望一展身手的营销创意、低调蓄力却期待在马年腾空而起的“黑马车企”、马年“必火”新产品以及即将发生的行业“大事件”。

尽管去年年初的预测普遍忐忑悲观,但2013年的汽车行业还是走出了一波好行情。2014年汽车行业的走势又将如何?目前,行业人士与分析机构仍持比较谨慎的观点。
对于汽车业而言,行业规模年增30%以上、厂家有车不愁卖、经销商躺着就能赚钱的“美好时代”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与外贸、基建等严重依赖外部经济环境的行业以及光伏、新能源等前景光明、道路曲折的新兴行业相比,汽车业的发展势头还算不错。
对于2014年的走势,众多研究机构的预测是,至少可以保持12%左右的总体增长,其中,轿车、SUV等热点细分市场依然会跑赢大市。
换言之,2014年的汽车行业,依然是一个值得投资的行业,只不过与前些年相比,投资的热点领域有所变化。经济观察报记者搜集多家研究机构报告和行业专家的分析,为大家总结出2014年汽车行业能够“马上来钱”的投资热点。【全文】

新晋的品牌,有可能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掀起新消费的旋风;试错后调转船头的品牌也会爆发出新的追赶力量。卧虎藏龙的中国车市,不乏拥有强大生命力和迸发力的车企,在一轮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马”。
虽然2014年刚刚开始,但已经有一批汽车品牌开始崭露头角,虽然它们大部分是“后来者”,但仍然暗藏爆发的潜力。
黑马指数:★★★★★
自从去年华晨宝马高管戴雷入主英菲尼迪中国以来,英菲尼迪在二线豪华品牌中开始脱颖而出。去年8月,英菲尼迪确立了“最感性的豪华汽车品牌”方向,并随即展开了情感与体验营销攻势。【详细】

车市滚滚,营销花样一年一变,线下大篷车钢管舞、城市万人演唱会,线上微博、微信各种约架调戏已成过去式,马年营销又该怎么玩?
从大势来看,马年车市的营销变革力量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颠覆了消费者获知信息的渠道;二是城镇化推动汽车消费进一步下沉;三是大城市限购阴影推动汽车消费提前。取消一般公务车也势必带来庞大的公务员购车群体。
总之,市场环境在变,营销岂能不变。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马年车市必备的营销术。
当互联网电商已跟踪用户线索到了极致,汽车营销又将如何改变?
以2012年在纽交所上市的“汽车之家”网站为例,近几年营收实现了7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靠的就是提供有效的销售线索。近年来,包括车企在内的广告主将广告投放与由此带来的实际效益捆绑在一起,以提供的销售线索和成交率相乘的结果来决定媒体广告价值。【详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47号院甲11号 邮编:100011
电话:4001560066 传真:86-10-52271368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