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是2011年最大的支出增长点。一个硬性的指标是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4%。“财政的投入并不是面上的,包括校车购置、校园安保配置都考虑了”一位官员说。
支出另一重头戏就是提高农民和城镇居民基本的医保补助标准,将由目前120元提高到200元。此外,财政还将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
2009年开始,新医疗体制改革实施,计划三年内新增投入8500亿,折合每年约2800多亿,加上2011年新增的1000亿,2011年用于医疗卫生和个人医保的总支出将达4000亿。
初步计划,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每月人均增加140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从全国10%的县扩大到40%,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各地还将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
发改委明确表示2011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革各类棚户区住房1000万套。2011年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也将大幅增加,据悉,中央财政支出的25%将用于三农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小型病险水...
收入增减项
2011全国财政支出预计达到97910亿,庞大的支出当然需要庞大的收入做后盾。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仍然被定为8%,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的1500亿元,2011年的全国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88910元。相比2010年18.1%收入增幅,2011年财政部预定的收入增速依旧保守,主要是考虑了税收的增减因素。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作为减收因素被考虑进来。增值税将覆盖营业税,使存在重复征税的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等行业纳入增值税范畴,减轻税负。个人所得税改革被作为确定的减收因素。
2011年增收因素中比较确定的有消费税。对两高一资将征收消费税,将一部分奢侈品纳入消费税范围。房产税试点也将有部分的收入增长。
资源税一直是地方政府争取的收入来源,但据权威人士透露,由于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资源税改革在全国推广暂不考虑。
多了切蛋糕的手
不管收入蛋糕再大,总会增加很多切蛋糕的手。2010年财政收入比预算收入高出了7000亿,比去年增加12000亿。但是地方财政官员们抱怨最多的就是可支配财力少,保障房建设资金紧张、医保投入资金不足、教育投入压力大等。一位地方财政官员说,过去钱少的时候压力没这么大,现在财政压力是越来越大,他解释为“政府收入的有限性和支出的无限性的矛盾”。过去是财政考虑蛋糕怎么切,现在想切蛋糕的部门越来越多,“财政收入东一块西一块就被各种名目的专项项目分割走了。”一位西部省财政官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