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2008两会专题 > 议案提案

建议加大产业政策支撑以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作者:沈建缘
发布日期:2008-03-12

讯  记者 沈建缘  近日,人大代表、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在两会上建议进一步制定稳定持续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需要快速实现产业突破的自主创新领域,进一步明确支持国产软件应用及相关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以提高软件产业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中国软件产业作强作大。

近些年我国软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国办47号文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发布以来,国家良好的政策激励、国内信息化建设内需拉动、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实现了我国软件产业以平均每年30%的发展速度增长,全国的软件产业收入2007年达到5800亿元、是2000年的8倍多;2007年计算机软件登记总量达25666件, 为历年登记数量之最,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占95.53%,企业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占申请总量的94.72%,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平台软件、中文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自主研发相继取得突破,已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0多项,软件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企业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中国软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软件产业正处于成长的初期,中国软件业与中国信息产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附提案全文

关于依靠自主创新、产业政策支撑  作强作大中国软件产业的建议

人大代表、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性很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应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的两化融合和“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五化并举的方针和目标,而软件是实现“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的纽带和桥梁,是推进“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软件业是保证“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的核心和基础,软件产业的发展将对传统产业、经济、科技、教育、国防、文化等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起到“倍增器”的作用。因此,十七大文件精神对软件产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新背景下赋予了新的使命,促进和支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些年我国软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国办47号文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发布以来,国家良好的政策激励、国内信息化建设内需拉动、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实现了我国软件产业以平均每年30%的发展速度增长,全国的软件产业收入2007年达到5800亿元、是2000年的8倍多;2007年计算机软件登记总量达25666件, 为历年登记数量之最,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占95.53%,企业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占申请总量的94.72%,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平台软件、中文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自主研发相继取得突破,已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0多项,软件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企业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中国软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软件产业正处于成长的初期,中国软件业与中国信息产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从规模看,中国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所占份额较低,我国的软件产业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2006年,美国软件收入是我国的5.4倍,欧盟软件收入是我国的4倍,甚至比印度在软件出口服务外包方面也有很大差距,2006年印度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是我国的5.2倍。从实力上看,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仍然缓慢,软件企业效率效益较低,内需最大的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化程度低,对外依赖较强;从产业链上看,中国软件业处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中下游地位,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劣势;我国的软件产业还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前,国家已经确定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0亿元大关,出口额到2010年达到125亿美元;软件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其中国产软件占国内市场的份额不低于65%;国产基础软件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得到突破,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并实现一定的产业价值和规模。 总体上我国未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使中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差距还是较大,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有力于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制定稳定持续的支持政策,促进中国软件产业作强作大

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称18号文),其中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在2010年到期,下一步的政策如何制定,对软件企业乃至产业的发展都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总结过去以规划未来是当前很重要和急迫的一项工作。

1、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支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后续政策,汲取18号文件中有益之处,完善不足部分,使得后续文件能够发挥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开发、支持软件外包出口增长、促进中国软件企业规模化发展并培育出一批龙头大企业集团,推动我国软件产业作大作强。

2、软件产品是纯智力劳动的成果,可抵扣的物质成分非常小,因此按照目前18号文对软件产品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自主软件产品实际上按照3%的增值税交纳,这一政策是符合软件业智力产业特点的。建议后续政策能够继续保持这一政策,或者将软件产品列入软件服务范畴,按照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并享受对软件服务业的优惠政策。

3、目前软件业已经由单纯的产品形态向软件产品加软件服务的方式转变实际情况,要顺应产业发展的实际变化,将软件产业发展中新的发展业态如IT咨询、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软件外包、软件测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网络服务等非产品化的软件服务形式列入支持范围,对这些服务征收的营业税予以免除,保护和推进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从而推动软件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重点支持需要快速实现产业突破的自主创新领域,提高软件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国家“十一五”软件产业规划确定了软件发展的6大重点任务,以操作系统为重点,继续发展自主基础软件;积极推动嵌入式软件发展;全面发展信息安全软件;大力推进软件服务与外包;积极发展面向行业的应用软件;积极推动数字内容处理与服务;积极发展智能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在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当前要选择有产业与技术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重点领域,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快速实现创新能力的突破,带动产业又好有快发展。

1、着重支持提升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化能力的研发创新。我国信息化建设对行业应用软件内需非常大,行业软件产业基础又比较好,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该着重支持有力于提升应用软件产品化能力的研发创新,形成基于国外软件开发平台之上、符合我国行业应用特性的行业应用中间件、应用开发平台,解决目前我国软件企业行业应用项目承担中低水平的重复开发问题,也避免因此而造成软件企业效率低、成本高、长期利润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问题。

2、注重嵌入式软件产业的研发创新支持,嵌入式软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结合应用的领域广泛,市场垄断难以形成,对我国IT企业具有竞争机遇和创新空间,是各类从事信息产业的企业由“制造”跨向“创造”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有利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升我国IT行业投资和产出效益,加大软件业产值在我国GDP中的比重。

3、加强对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信息安全领域研发技术门槛高、高水平人才稀缺,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研发成本远高于其他领域,国家信息安全必须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可信、可控和产业化的基础上,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和产品也必须立足国内,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安全软件产品的创新投入,特别是重点支持主机等主要设备的操作系统及加固、数据库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

三、进一步明确支持国产软件应用及相关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

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来支持本土高科技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发达国家在其发展中充分的运用了这一政策杠杆,有效的促进了本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产业自主创新形成造血机能。政府采购政策不但要对自主创新软件产品首先采购应用,而且要包含相关服务的整体采购,并将应用成功的国产软件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给予支持。政府项目招标首选有合格资质、良好品牌和信誉的、中国公民和组织控股的IT咨询公司和IT服务公司。同时要明确国产产品和服务在整体标底中的比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