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昨日温总在人大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检视过去五年的情况外,又宣示了今后的施政大方向。由于适值政府换届,故今年大会有更为重要的承前启后意义。五年来中央在积极推动发展之余,也更着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各方面的平衡,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今后仍将循此路向稳步前进,再创佳绩。
过去五年经济发展的确成绩辉煌,出现了中国进入起飞阶段的转折点。如报告所指,期间GDP增加六成多,从世界第六位升上第四位,外汇储备已超过万五亿美元,成了这方面的世界首富,进出口总额突破二万亿美元,从第六位升上第三位。实际上经济规模扩张的成绩更为彪炳,如按国际惯用而更科学的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中国早稳居次席,并预计可在二○二○年前追平美国。
但比扩量更有意义的,首先是官商民各方受惠:全国财政收入增长逾一点七倍,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近八成及六成多,而企业盈利丰厚且增势喜人。由此可见迅速发展带来的好处有较广泛的分享。其次是伴随高速增长的,还有经济素质的飞跃式提高。近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为欧美的约三倍,而科技能力的提高尤令西方瞩目。如美国乔治亚大学的报告显示,中国科技竞争力进步神速直逼美国,成为少数能够结合低成本生产及高科能力的国家之一,廉价低档生产基地的形象将会改变。
无疑,这些都是多年来着重推动发展,经艰辛努力后取得的成果。发展乃改善民生根本所在,所以今后仍须紧记中国仍处发展初段,仍要遵循「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办事
力推经济再上台阶。在近期看,必须理顺宏观调控政策,特别要强调科学客观和顺应市场的决策方式。还要如报告所指,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剎车,和要适时调整。近期一些突击出台的行政指令措施,如去年末季引入信贷额度控制,和今年初的压价措施等,计划经济气息浓厚,与上述指引不合,实不宜长用。宏调本是短期调控政策,与发展政策的着眼长期不同,贵在灵活而非坚持,故应常有微调(fine-tuning)行动。在目前国内外形势多变的情况下,尤须注意防范出现收紧过度的超调现象。
对今年经济工作,报告定下了GDP增长百分之八及居民消费物价通胀不超过百分之四点八等指标。增长的水平乃惯性所定,既不是预测,也非如过去是要达致的硬指标,且通常与实际水平相差甚远,故真正意义不大。通胀目标或可达致但不一定,主要通胀来源之一的国际商品涨价走势,并非中国所能控制,而结构性通胀更非简单的收紧可以抑制,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扩大投资,以增强供给能力。
中国经济的基本因素及前景是好的,可在此高起点上再创新猷。目前尤须注意防止的是受保守思想干扰,因通胀较高便怕发展过快,一味采从紧的勒马政策,而应把握机遇,纵马扬鞭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