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 > 专栏

借奥运镀金(2)

  
作者:朱冲
发布日期:2008-08-14
 1  |  2 

能力提高是其次

林雪至今都仍然记得两年前参加奥组委统一考试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她已经成功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但为了获得进入奥组委工作的机会,她还是决定参加额外的英语考试。“因为是奥运会嘛,英语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技能。能否进入奥组委工作,英文最为关键。”据介绍,在奥组委实习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大多来自清华、北大、北外等重点学府,英语是当时奥组委考核的惟一科目。主修英语的林雪很顺利的被奥组委录用,虽然因此她的研究生学位需要由常规的两年半时间增加到三年半,并为此多付出一万元的学费(后因积极争取,学校给予免除这一年的学费),但林雪义无反顾,她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并不仅仅是为奥运工作的自豪感,而是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自己。
“刚刚进入奥组委时,安排给我们实习生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事务性一些,比如给参会人员制作姓名标牌。可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都会做错,不是拼写错了,就是格式错了。”回想这一年的实习过程,林雪说,“我觉得这就是责任感的问题,跟能力无关,学英文的我当然知道怎么拼写,什么格式。但以前还是学生时,对这样的小事根本不在乎,考试做错了扣我两分就是了,觉得无所谓,这是我个人的事情,跟别人无关,我自己承担就可以了。但工作后,我就明白了,这虽然看似小事情,但会因为我个人的疏忽、错误而影响到大家,影响到整个事情。你设想一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来开会,我如果把他的名字拼错了,那得丢多大的人?像我们这样的学生,一直以来各方面都很优秀,肯定希望继续优秀下去,而不是成为拖累大家的一份子。”
懂得了责任感之后,林雪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今林雪干的工作可不再是制作会议标牌那么简单了,会议日程安排、流程制定、现场控制……主管外联会议的林雪已经能够独立撑起一片天。“到奥组委后,我发现我能干的事情还是挺多的。呵呵!”这样的情形让如今的林雪对待工作不仅没有了恐惧感,反而充满了信心。尽管今年三月奥组委和9家中央直属企业和38家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签署的《赛后人员安置协议》不能惠及这些实习生;尽管她的同学都在找工作,或者忙着报考公务员,但林雪一点儿也不担心,她回到宿舍还是忙奥组委的会议流程,“我认为我自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我理解他们的压力,只是互相不明说而已。”

林雪自信的语言中再也看不到本科毕业时不知道能干什么的彷徨,“其实这么多年的学习经历表明,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只是需要懂得学习和工作的区别,懂得责任感,完成身份转变就没问题了。”林雪并不认为为奥运工作提高了她的能力,“充其量也就是提高了我的自信心。以前我总是怀疑自己,我能干什么啊?通过这一年的实习,我不认为自己能力上有多少提高,但责任感提高不少。我认为对于未来的工作来说,责任感和身份转变至关重要。而且我周围的同学工作都找的很好,我为什么要担心呢?”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