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黑色九月”
8名巴勒斯坦极端分子趁夜色潜入奥林匹克村,并随后直逼以色列代表团驻地。用鞋油将自己的脸孔抹黑,以达到掩盖真实身份目的的巴勒斯坦绑架小分队头目,在同西德方面及奥委会谈判时开出的条件是——要求以色列释放两百多名巴勒斯坦囚徒。随后因条件未获满足将全部人质杀害。
一切灾难的肇始,被归因为这个没有任何防备的奥林匹克村。不仅是驻地,即便在奥运场馆,慕尼黑政府也没有安置任何警力。2000名徒手的带着特殊装备的安全官,已经是此届奥运全部的安全措施。
奥运为此中断了34个小时。这个名为“黑色九月”的巴勒斯坦组织,让9月的慕尼黑长久弥漫着恐惧和忧伤。
为了告别这样的惨痛,以色列不仅在之后历届奥运加强了对本国运动员的安全保护,而且用其积累的大量反恐经验,为其他国家承担了若干安保任务。
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以色列在内的七国顾问团,为希腊专门组织了一个特别警察单位——奥林匹克运动会安全处,成员来自警察、海岸警卫队、消防队和防卫部队。
这个特殊军团的组建,部分源于雅典此前的遭遇。就在雅典奥运开幕前100天,雅典南部的一所警察局,接连发生了3起爆炸案。
作为“9·11”之后的首届奥运会,从一开始的2.78亿欧元到最终的12亿欧元,雅典奥运的安保费用层层加码。
考虑到希腊漫长的海岸线可能成为防御弱点,以色列专门为希腊海岸警卫队提供培训,并出售给雅典三艘巡逻舰。
军舰在爱琴海游弋,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在这样的氛围当中,雅典奥运终于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恐怖事件。
这也是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所竭力想达到的目标。2008年3月,国际反恐政策研究所(ICT)的创始人和所长博厄兹·盖诺(BoazGanor)博士专程访华,和中国的反恐专家进行交流。同样在3月,中国派出有关人员赶赴以色列接受理论和实战培训,学习反恐和骚乱处理技巧,防范和应对自杀式爆炸袭击则是培训的关键内容。
在以往的反恐经历中,盖诺博士曾是三方(美、巴、以)会谈委员会以色列代表团的成员,负责对煽动暴力与恐怖活动进行监督。他还有一系列身份,劳德政府战略与外交学院副院长,国际反恐学会(ICTAC)的创始人和会长,此外,他还为以色列前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反恐一书当过顾问。作为屡受恐怖分子袭击的国家,以色列长久以来的反恐经验或许可以为中国提供充分借鉴。为此本报记者对博厄兹·盖诺进行了专访。
访谈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亲历过哪届奥运会的安保工作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安全规划,和通常的反恐怖袭击相比,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博厄兹·盖诺:雅典奥运期间,国际反恐政策研究所(ICT)曾参与了一些官方反恐咨询项目。和其他事件相比,奥运会对于反恐袭击的挑战更大。首先因为奥运是个有价值的目标,恐怖分子非常渴望借此在全球范围获得广泛媒体关注。他们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专门袭击被他们认作敌方国家的运动员。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就是一例。
经济观察报:有媒体报道说,防范和应对自杀式袭击是以色列反恐机构对中国警察的主要培训内容。除此以外,以色列还有哪些方面的安保经验可以和中国分享?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博厄兹·盖诺:以色列饱受恐怖主义威胁。因此不仅在防范方面,更重要的是危机发生时如何管理,以及自杀式袭击出现后如何尽快恢复,以色列都积累了大量经验。我们很愿意将这些技能同中国分享。
经济观察报: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2008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你有哪些建议?在你看来,这项任务的难点和重点在什么地方?
博厄兹·盖诺:最主要的建议之一,是要意识到不仅是奥运设施、参赛人员和观众等可能存在被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一些大型城市的拥挤地段也可能面临这样的威胁。恐怖主义分子的目的之一是引发媒体对他们的袭击进行报道,赢得公众对他们处境的同情。奥运期间,媒体的高关注度使得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发生任何事情,都非常具有关注度。
难点在于,中国周边的某些地方往往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集散地。袭击可能来自外部的基地组织,或是当地的恐怖主义——受到全球圣战主义和基地组织影响的“疆独”分子。
中国地域庞大,而且届时会有数以百万计的西方游客前来,对于中国政府来讲,控制所有的外来者将非常困难,恐怖分子可能会借机潜入国内。
经济观察报:在你看来,除了安全部门之外,社会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公众和媒体,可以为此发挥哪些作用呢?
博厄兹·盖诺:如果没有公众的充分参与、支持和警惕意识,安全和公安部门不可能有效对抗恐怖主义。以色列的经验证明,公众的强烈警惕性才是真正避免很多恐怖分子袭击的关键。除此之外,受到良好训练的公众应当在事件造成更广泛的后果和伤害之前,阻止一起袭击事件的发生。
经济观察报:雅典奥运会期间,以色列曾经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共同完成了安保工作,没有一起恐怖事件发生。以色列做了哪些努力,来保证成功完成这一任务?
博厄兹·盖诺:我并没有直接参与奥运期间以色列官方的反恐工作。但可以说,这个国际团队将奥运作为一个国际事件对待,因此将各种扰乱性袭击看作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而非举办国本身的事情。正因为这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伙伴积极和主办方合作,分享知识、经验以及对抗威胁的技巧。我在新近出版的著作《反恐拼图》中写道,一个国家只能看到恐怖分子的一部分,即一小块拼图,只有世界各国进行合作,分享情报,才可以窥到拼图的全貌。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一个荷枪实弹、严防死守的奥运,会不会对人们参与和关注奥运的热情有所影响?怎么来平衡这两者呢?
博厄兹·盖诺:对抗恐怖主义或者安保行动应当是一系列看得到的措施,来给予威慑,阻止恐怖分子发动袭击。同时也有一些隐蔽性措施,包括难以识别的安全人员,这样可以提早对公众给予必要通知或者在袭击发生时早期介入。这两者的结合——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行动,才是对抗恐怖分子威胁以及增强人们信心和安全感的最好方式。我确信中国做好了充分准备,将会尽全力保障奥运平安。
- 86.96%网民 希望增发奥运纪念钞 | 2008-07-15
- 奥运熊猫宝宝降生 | 2008-07-15
- 声音:异见者·奥运会·缅甸 | 2008-07-15
- 奥帆赛场周边海域浒苔明显减少 | 2008-07-15
- 奥运观赛禁止裸奔和做广告 | 20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