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 > 奥运场馆

北京大学体育馆

  
作者:韦承武
发布日期:2008-07-29

整体外观

夜景(效果图)

场馆内部(效果图)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韦承武 站在平地上仰视北京大学体育馆,传统造型与百年燕园建筑一脉传承,外立面呈框架状矗立的混凝土板,设计典雅大方;若是俯瞰,却发现屋顶另有一番天地:中央突出的透明球体配上两条旋转屋脊,动感乒乓球呼之欲出。

飞扬的“中国脊”犹如乒乓球

北京大学体育馆的屋盖为弦支网壳钢结构,跨度为64米,屋盖结构由下刚性环、中央刚性环、中央球壳、辐射桁架、水平与竖向支撑体系、檐口支撑体系、拉索支撑体系等七部分组成,屋面为双曲面,结构体系在所有奥运场馆中,属于较为复杂的。

北大体育馆的屋脊利用金属屋盖上两条螺旋展开的曲面作为形体,和民族、北大、国球、建筑于一脊,故称为“中国脊”。中央的玻璃球及屋顶的可开启窗,保证了室内自然采光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满足学校平时训练使用。

乒乓球运动要求的速度、力量、旋转,都在呼之欲出的动感乒乓球造型中都得到了全面诠释。而体育馆建筑造型名为“中国脊”,则寓意着民族之脊、北大之脊、国球之脊和建筑之脊。

“中国脊”与“乒乓球”

八大科技亮点

亮点一,主体双层维护结构:北大体育馆的维护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观众厅及走廊采用相当面积的实墙开点窗围墙。内外层围护结构之间形成的环廊,在冬季起到阳光室保暖的作用,在夏季则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以节约能源。

亮点二,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北大体育馆钢结构屋盖采用了预应力钢结构桁架壳体。由于建筑造型的限制,屋盖结构对下部结构推力较大,下部结构由于受场地限制,支撑条件较弱,如何满足建筑造型,同时又要减小屋盖对下部结构的推力,成为屋盖屋盖结构设计中的难点。通过详细的分析,采用了抗震球铰滑动支座释放屋盖推力,同时通过预应力拉索来弥补支座释放后屋盖刚度的削弱。抗震球铰滑动支座的模拟,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预应力张拉的模拟是关键问题。

亮点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体育馆的一层部分采用了两套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分别布置在南北两侧的建筑基础下,埋管深度为75米,北侧设置79组地埋管,提供冷热量分别为188KW/301KW;南侧设置42组地埋管,提供冷热量分别为120KW/192KW。加入防冻剂的冷却水通过两组循环水泵输送到末端整体式水源热泵机组,以两管制的水路系统实现了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功能。从而在利用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赛后的改造成本。

亮点四,主体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及雨水资源化:体育馆主赛场大型屋面采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其余屋面为重力雨水系统。虹吸系统收集雨水经渗流井和盲沟向地下回灌,地面雨水和重力收集的雨水经绿地和渗透性地面就地回渗。径流雨水经埋地管道排入校园雨水管网。

亮点五,池水加热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预热:北大体育馆的游泳馆上方屋顶将布置太阳能收集装置,其热能用于游泳池循环水的预热。池水经太阳能预热后再经水-水式交换器进一步加热,直到池水达到设计温度。充分利用太阳能,以节约能源。太阳能:按300m2集热面积计算,平均每天收集太阳能为240万KJ。

亮点六,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北大乒乓馆热身场、主赛场、游泳池等的照明控制,采用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而可预置灯光场景,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转播等要求,能方便地进行相应灯光场景的切换;对各智能化的照明控制设备进行单独控制或获取状态信息,便于管理维护和故障诊断。

亮点七,变电所设置变电所计算机控制系统:北大体育馆主机设在变电所值班室,并与大楼BA系统联网,10KV侧断路器、变压器、低压侧主开关及重要出线回路开关、直流配电屏等均设置检测模块,能实现远距离实时遥控、遥测、遥信等现代化与智能化管理,以达到节能目的。

亮点八,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体育馆设立弱电中央指挥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以满作奥运会期间体育项目比赛的需求及赛后集体育竞赛、文艺表演、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中心要求。

场馆名称:北京大学体育馆

地点:北京大学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乒乓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乒乓球

建筑面积(㎡):26900

固定座位数:6000个

临时座位数:2000个

赛后功能:举办乒乓球、手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也可供专业运动员训练及大学生上体育课,同时还可以作为举办大型学生集会和文化表演的场地。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