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士商会:奥运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斌 贺文 李剑的生活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改变,作为一名瑞士的在华律师,这一年,他将带领中国瑞士商会全面迎接奥运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李剑在环球律师事务所工作,该事务所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分部,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于 2004 年起进入北京瑞士商会董事会,由于北京举行奥运会的原因,他于2008 年担任全国主席。
恰好,这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形式非常严峻的一年。面对着机遇和挑战,本报于近日采访了中国瑞士商会主席李剑先生。
EEO:中国今年面临着很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通货膨胀高企,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导致衰退,中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您觉得中国今年的经济会怎样?
李剑: 好的,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我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我想我不得不处理对内和对外的一些事情。对内的问题比较受关注的就是自从开放以来中国的迅速发展。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正困扰着他们。至今这些问题还没有消失,事实上有些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一直在思考一些社会问题,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还有污染问题,当然你可以对你提到的几个问题有看法。例如,这样一个大国的大量人口的科学,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问题,就如同你说的次债危机,的确是存在衰退,美元正在贬值,商品随之变得很昂贵,包括食品。然后还有一些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太依赖于他们的贸易,这样货物就会变得越来越贵,因为美元的贬值,现在如果买例如日用品和实物变得很贵。总之,事实是,刚才你提到的今年的状况或许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EEO: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了很多,您感觉这会影响在华的外国企业么?
李剑: 再一次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你看瑞士的公司留在中国主要是两个原因:在这里制造产品和销售产品,基本上都是作者两件事情。就生产产品来讲,现在成本上升就意味着他们拿出更多的钱去生产从而利润降低;在中国卖产品,过去的这些年里中国的产品越来越有影响力。现在国内的通货膨胀高企,物价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买的越来越少。很明显这是会影响在华的外国公司的,包括瑞士的公司。
EEO: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例如,新劳动法、出口退税回调,两税和一等等,成本上升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廉价劳动力可能从此不存在了。那么您认为中国以后的优势在哪里?
李剑: 就我个人来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发展所作的计划给人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的。这种变化是巨大的,至今变化还在很好的进行。但是中国政府现在正在试图从发展中国家像发展国家过渡,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这就可以解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到中国的制造产品,价格低廉,然后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其中20%或者更多被出口到了发达国家。现在中国开始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现在开始改变发展的方向,这是需要时间的。
EEO:基于我们以上讨论的,您认为瑞士的公司以后会在中国继续投资么?
李剑: 我想不会,我很惊奇油价的上升会产生你所说的那样的后果。实际上,瑞士的公司离开中国并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中国与瑞士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中国卖东西到瑞士去,瑞士也卖东西到中国来,我像这样的话就会有助于市场的发展,而不会产生你所说的那种现象。
那种情况也许会发生,但是不是在短时期内。你所说的运输费用的上涨的确也影响到了瑞士的公司,但是还没有到把瑞士公司推出中国的地步。可能对有些公司来讲是发生了,但是并不是大规模的。
EEO:您认为奥运会过后中国的经济会怎样?是会继续上升还是会下降?
李剑: 我想奥运会并不是唯一一个问题。他只持续两个星期,奥运会并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很多人都把它想的非常重要。但是我想奥运会的结束对中国来讲并不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与美国有关。这种状况可能会在未来改变,中国正在发展它的第三产业,就像当年的日本一样,但是这需要时间。中国的经济非常依赖它的贸易,而它的贸易有非常的依赖美国。如果美元继续贬值,中国的出口就会放缓.这就是我想的奥林匹克后的中国经济。
- 菲尔普斯:永远的奥运赢家 | 2008-08-13
- 经观社长侃奥运(1) | 2008-08-13
- 经观社长侃奥运(2) | 2008-08-13
- 经观社长侃奥运(3) | 2008-08-13
- 经观社长侃奥运(3) |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