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携手中行发行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
7月25日,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两周的冲刺时刻,中国银联携手中国银行主要面向境外游客推出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两卡可在中国境内92万户银联卡特约商户的145万台POS上顺畅使用,访华游客将借此享受到境内银联网络服务提供的巨大支付便利,轻松实现“一卡在手,畅刷中国”。人民银行苏宁副行长、银监会王华庆书记,中国银行李礼辉行长,中国银联许罗德总裁等有关领导共同出席了在京举行的发卡仪式。
根据北京市旅游局的预计,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接待的海外旅游者将在40万人次以上,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付便利成为奥运支付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北京奥组委等10部委《关于加强奥运支付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此次中国银联携手中国银行面向海外来华人士发行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将对完善奥运金融服务、促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将从7月25日起至奥运会结束,在北京地区面向海外人士发行。该卡可根据需求金额购买,先付款、后使用、储值支付,卡内金额使用完毕后更可成为2008年盛会的收藏纪念。
另外,银联标准长城支付卡作为一套以北京风貌为主题的人民币借记卡也同步推出,在2008年12月31日前,境内外人士均可申领。该卡共有5款,分别以天坛、长城、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北京代表性景观为主题设计背景,再融合体育运动的时尚元素,是不可多得的2008年纪念性银联卡。
人民银行苏宁副行长指出,外卡受理环境建设一直是奥运支付环境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外卡收单费率较高,风险较大,商业银行拓展外卡商户和商户受理外卡的动力存在不足,外卡特约商户普及率和机具布放率较低。经过近2年的不懈努力,包括推行商业银行责任制、银联人民币卡系统对外开放等措施,奥运城市的外卡受理市场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外卡环境大大改善。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奥运重点区域的外卡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为确保满足境外持卡人的需求,中国银行和中国银联此次借鉴其他奥运会和世界杯举办国家的经验,经监管部门批准,面向境外游客推出了银联标准长城旅游预付卡,可以在所有人民币卡受理机具上使用,将对进一步改善外卡受理环境、弥补外币兑换在网点和营业时间上的不足,便利境外人士小额快速支付消费发挥积极作用。
银监会王华庆书记表示,银监会对服务奥运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各商业银行积极备战,精心做好奥运金融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商业银行也要抓住我国承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机会,在金融服务的规划实施、流程设计、资源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基础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的建设。
中国银行李礼辉行长表示,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是中国银行为满足奥运期间的用卡需求,推出的银行卡服务重点产品,体现了中国银行奥运金融服务的优势。奥运期间,中国银行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奥运会提供更加坚实、完善的支持。
中国银联许罗德总裁表示,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是中国境内首张由银行监管部门正式批准发行的预付卡产品,其在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也是中国银行首次采用银联标准发行的人民币借记卡产品,它们作为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将显著提升我国银行卡产业服务奥运支付的能力与水平,体现着中国银联支持奥运、服务奥运的社会责任。
在人民银行领导下,中国银联积极发挥银行卡组织职能,协同商业银行及专业机构,全力做好服务奥运支付的相关工作。中国银联目前已从加强系统安全、推进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发行银联标准卡等方面,全方位做好奥运支付服务的各项准备,确保奥运期间为广大境内外持卡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卡支付服务。目前,在各家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6个奥运城市的银行卡受理环境均有明显改善,奥运城市的奥运场馆周边商圈基本实现了“刷卡无障碍”。
此外,中国银联还采取措施,着力提升收银员的银行卡受理水平,优化银行卡受理服务的软环境。截至目前,中国银联已在全国范围内培训收银员超过100万人次,全国重点商户培训率达到90%以上;中国银联还连续三年举办了全国范围的“收银员银行卡知识、技能竞赛”,在收银员队伍中掀起了一场“学技能,比本领”的良好风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商业单位银行卡收银服务水平的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奥运,中国银联95516服务热线将于2008年7月29日至9月4日期间,为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等奥运城市的持卡人提供“绿色通道热线服务”,同时,还将开通7X24小时的英语、韩语、日语、俄语等外国语热线服务。
- 奥运村正式开村 | 2008-07-28
- 京内所有奥运比赛门票已售完 | 2008-07-28
- 奥运概念股将彻底沦为“垃圾股” | 2008-07-27
- 另类投资:买纪念性实物黄金 | 2008-07-25
- 奥运临近 入市新楼盘数量锐减 | 200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