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一季度,银行信贷资金达到4.58万亿,这些资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时,我们也有如下问题: 

    为什么第一季度放贷规模如此巨大?此次信贷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信贷资金流向哪里?信贷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何?民间投资是否能够借助信贷的力量跟上来? 

    巨额信贷之后,金融系统内部是否也有风险存在?信贷如果不能带动有效需求增长,信贷是否造成资产泡沫? 

    在未来的第三季度,信贷投资总体风向是什么?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经济观察报于5月26日举行了主题为“信贷政策有风向”的2009年第四次“经济月度观察”论坛,邀请专家以及我们的读者进行探讨。    点击进入直播页面…… 

   焦瑾璞:后续有效信贷需求不容乐观
焦瑾璞

    在天量信贷增量之后,后续有效信贷需求不容乐观。从细节来看,发现贷款除了季节性原因以外,贷款在月末、季末冲高的现象尤为突出,贷款波动性大。这样不排除一些信贷投放中存在虚增的情况。目前存在银行大量授信拨付于大企业、好企业的情况。二,企业实际提款率一般低于30%。说明真正有效信贷需求并不乐观。
    另外,放贷过于集中,放大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资产投降高度集中于大企业和大项目,票据转贴项规模迅速扩大,增加了信贷总量的波动性,这样不利于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的。当然由于总量的增加小企业信贷也受惠了,但受惠并不足。 (详细)

   赵庆明:预计全年新增信贷额将达7万亿
赵庆明

    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一季度全国新增贷款4.58万亿元。对于这个天量信贷额,中国建设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说:“我认为天量信贷有其合理性。”他进一步对全年信贷总额做了预测。“从4月份的信贷情况已看出,新增贷款增速正在放缓。全年的信贷将在6至7万亿间。”
    03年到08年贷款比重平均值是16.28%。从这个角度看,因为08年中国经济总量是30万亿,可以预测09年GDP将在33万亿到35万亿之间,35万亿可能是上限,当然也有可能低于33万亿。以过去几年贷款占GDP平均比重计算,新增贷款规模在5.34到5.7万亿之间。当然按照今年的情况,贷款可能要多一些。按照高值来算,规模将在6.36到6.94万亿之间。如果按照03年的22%的贷款比重、并且按照GDP为35万亿的高值计算,新增贷款规模将在7.7万亿以内。  (详细)

   刘煜辉:货币政策今年不会再调整
刘煜辉

    包括CPI、PPI在内的物价指数短期内将仍在低位徘徊,反映通缩仍未离去,而中国央行还是比较忠实的通胀目标执行者,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一个是看出口,出口大幅度衰退,中国40%产能是对外的,全球未来三到五年中间都处于去杠杆的状态。“美国家庭负债率是GDP的1.14倍,十年前是0.64倍,这说明什么?美国要节衣缩食。家庭存款,07年底,负1.7%,08年底达到3.6%,现在是5%,这个过程会持续,要保持两三年负债率才有可能下来。”他说。他预测,中国的出口未来10年、20年也回不到07、08年的水平,09年中国贸易量会比08年的峰值萎缩30%。  (详细)

   郭田勇:地方政府超载信贷担保埋隐患
郭田勇

    “银行在放所有贷款的时候,都要求地方政府给担保。一个担保公司能给多少项目担保?如果都担保了,大量贷款不能还本的话,难道你能让地方政府解散吗?”在5月26日举行的以“信贷政策有风向”为主题的经济观察报-上投摩根之经济月度观察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当前地方政府信贷担保的风险表示担忧。

    对于现在银行放款的合理性,郭表示很多银行放贷款,只要跟政府沾边,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就拼命往里放。他说:“很多银行贷款投入到非商业化的领域中去。一些城市修公共广场,修一个图书馆,银行也往里面大量放贷款。”  (详细)

   房四海:M2高增不会造成通胀预期
房四海

    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5%,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速。加上创下记录的天量信贷,尽管中国近期流动性很充裕,但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认为,M2高增不会造成通胀预期,短期内的经济运行将出现低通胀、低增长的情况。

    房四海分析,现在由于定量放松货币,从M1来看,美国和中国并没有达到高点,即使M2继续放的话,短期来讲,通货膨胀也不会起来,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这是由杠杆率来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全球还是低通胀、低增长的状态。  (详细)

  发表评论(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 会员名:   会员登陆
  验证码 看不清,请刷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