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全站导航
 
 
 
 

    
     北川因其受灾程度的惨重在四川地震中被赋予了地标性意义,它的重建也万众瞩目。
灾后一年,重返北川。
    
在北川,我们看到物质的重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已经有了可期的未来,刚刚完成奠基仪式的新县城承载了北川复苏的梦想。
    
在北川,我们看到老县城废墟前依然无语凝咽的生者;也看到人们重新组合家庭,相互怜惜共度余生。相比于物质的工程,精神伤痛的抚平和社会肌理的重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
    
在北川,我们看到失地的村民从农民身份陡然变为乡镇居民时的不安,看到擂鼓镇朝旅游大镇转型的梦想与困顿。地震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外力,改变着村镇里千百年来自我生长的方式。
    
北川的重建是整个地震灾区重建的缩影,它的梦想与现实,它的成绩与问题都值得思考。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灾难,周年之际,相比于那些丰碑式的纪念,理性的思考是一种更为沉甸而厚重的祭奠方式。

北川一年
山东是北川的对口援建省份。青岛对口老县城所在的曲山镇及陈家坝乡,济南对口擂鼓镇,临沂对口通口镇,烟台对口漩坪乡和白泥乡……山东省的17个市分别包下了北川县下辖的20个乡镇。山东承担了北川绝大部分公共设施及乡镇交通的重建工作,板房办公室的外墙上一溜挂着学校、医院、卫生院、文化站的效果图。他们用钢筋、水泥、砂石、铝合板为北川带来切切实实的变化。 (全文)

援建桂溪
代立超是山东日照人,从部队退伍以后一直在潍坊当建筑工。去年5月22日,山东省潍坊市建设局局长崔学选带领潍坊市各县市区援建队伍近600人赶赴北川桂溪乡,代立超便是其中之一。桂溪留给代立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全文)

擂鼓镇一日
40位新人中,羌族约占1/4。婚礼按传统的羌族礼仪举行。靠近广场的人家,屋外都挂上了黄玉米、红辣椒、红绸缠绕的羊头骨,彩色羌字旗迎风飘扬。广场上摆着二十几张八仙桌,每张桌子围了四条长木凳。桌上摆着玉米、炸土豆片、风干腊味,还有一坛被红纸贴封的羌族咂酒。
乡亲们关门闭户出来看热闹,满满地围住了广场四周的高地。四川电视台直播婚礼的全过程,媒体记者事先从宣传部拿到了新人名单,新人的个人状况和联系方式被印在上面。(全文)

都江堰“华尔街”故事
5·12地震中,中国银行都江堰支行11名员工遇难,三名员工重伤,办公大楼坍塌,营业网点损毁严重。

对于黄仁波而言,最困难的一段日子大概莫过于安置员工的吃穿住行,平复他们心理上的痛苦。

其实,黄仁波知道,地震灾区这些同志,尤其是经历了现场的人,之后的很长时间都将无法走出阴影。

都江堰支行一位员工当时也是地震先压在下面,后来压在他上面的一块层板又动了一下,缝隙就出来了,他爬出来了,出来以后就抱头痛哭,但随后又马上加入到了现场抢险,他的血衣现在还存放在当地博物馆里面。 (全文)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北川,想看看这个曾经天地崩裂的地方一年之后是什么样子。我们还想知道,这里的人一年中是怎么生活的。 (详细)

我们明白这一切值得坚守。我们因此有勇气坚定这样的信心:天必佑我华夏,天必佑我华夏苍生。(详细)



一切仿佛噩梦。对于2008年的中国来说,这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伤痛。不过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更多地哀伤。(详细)

 

 



我们的悲伤写在脸上,我们的坚韧藏在心里。(详细)

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经济观察报》驻川记者郑褚率先到达震区现场,传回一系列现场目击的报道。(详细)

 

重建有1.4万亿资金缺口
——访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我们预测灾后重建需要的资金是1.7万亿。我们把资金做一个分析,这1.7万亿中,已经确定的财政性的、捐助性的、援助性的加起来大概3300亿,其他的都是资金缺口。在资金缺口中,我们也分析,社会资本参与恢复重建大约7000亿,主要还是要靠引进省外、国外的资金来参与建设,还有六七千亿主要通过金融渠道解决。(全文)

“北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访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办公室主任助理孟雷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重建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远景和希望,乡镇建设好了,新县城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基本有序了。大部分农村的老百姓住到了永久性住房里,城镇居民还没有,但也快了,擂鼓镇廉租房建好后,人们将逐步搬进去。” (全文)

展望新北川

——访北川副县长贺旺博士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策划项目组的规划编制工作由绵阳市委托上海市支援。今年3月,《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和整体方案设计》已经初步完成,正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开展项目研讨论证工作。博物馆仍然要建,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待主体责任落实后逐步推进,现在预计投资是20亿。”(全文)

记住,这是14点28分的中国
记住吧,14点28分的中国,记住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这一天所经受的苦难,但是请记住,苦难不会成为这个民族的梦魇,如果你知道在过去几千年中她曾经历多少苦难,你就会知道,这一天,也终将成为大国崛起历程中的一个纪念碑。(全文)

我们缺少一座地震博物馆
就中国而言,当年唐山大地震后,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本应保留下来的、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的地震遗址,被当成废墟清理掉了,它们的影子只能从幸存者的回忆和发黄的老照片中去寻觅,这已成为日后整个社会的遗憾。这样的遗憾不应该再继续。应该在“5·12”地震遗址上建立一座地震博物馆,留下一个可让后人认识地震的 “活样本”。 通过这个博物馆,不仅让公众不忘记灾难,重新诠释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本身的抗争,还能以建设博物馆为契机,探索建立起中国的灾难反思制度和死亡者纪念制度。(全文)

不再让学校倒塌
多灾多难的一年,应该给我们以教训。呼吁国家立即对民用公共场所的建筑,如学校、医院、车站,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建筑安全建立强制标准,特别要注重防震,防火。不达标不放行,各级政府要认真检查质量,公共建筑的安全标准不能低于政府办公楼的水平。对已经使用的建筑,由国家适当投放经费组织改造或重建!(全文)

 

 


在北川老县城里,四处可看到背着大包小包从山里搬迁出来的村民,疲劳的行路令他们显得失魂落魄。(详细)


不分地位尊卑的任何人,都需要将我们的行为,建立在符合我们尊严的要求之上。(详细)

 

 

 
  发表评论(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 会员名:   会员登陆
  验证码 看不清,请刷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