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药品限价:新鞋老路 评论员 黄小伟 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已于10月22日起执行。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此次约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所涉药品共296种、2349个品规。公众对此次调价的预期甚高, ![]()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务院确定的近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之一。但从实施之后的情况看,此次调价所达到的效果有些让人失望——一些药店依旧我行我素,未执行最新的零售指导价格,甚至有的降价药品缺货,需要者根本就购买不到,导致“降价死”。 还有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药品的零售价实际上已经低于指导价,比如青霉素80万单位的注射剂在药店价格为0.4元/瓶(支),而指导价为0.92元/瓶(支),被舆论质疑为“指导价”成为了“指导涨价”。 药价困局并非新鲜事物。在此前的几次药价下调中,都出现过类似的“降价死”现 先退市再出生的做法,显然是医药生产企业规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设置的障碍。而基本药物指导价与实际零售价偏离过大,则是政策制定部门要为此承担责任。 国家发改委称,为制定此次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从年初开始就着手进行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查,掌握了大量成本价格数据。根据前期调查基础数据,对价格的合理水平进行了测算,并组织召开了专家会议进行评审。在成本价格调查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发改委就价格制定的有关情况,通过不同形式征求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地方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听取了行业组织及消费者代表的意见。经过如此严密的准备,何以部分药品的指导价格与实际零售价格偏离如此之大呢? 医改无疑是公众热点话题,而药价又是医改中的重中之重,公众的不满多集中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无不希望药价能降下来,政府在控制药价上也可谓殚精竭虑。但药价已是十几次降价了,却依旧走不出一个怪圈:一方面是政府不断出台药品限价政策;另一方面民众在医药支出上依旧居高不下。 要破解药价这个困局,无论是基本药物制度,还是统一招标采购,都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医药体制的整体改革。例如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以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情 因此,单纯的价格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顽疾,药价困局的良方在于医药体制上的“大手术”,局部的修正意义并不大。任何单项的改革如果得到不到其他改革的支持和呼应,最后的效果都不会让人有任何惊喜。 |
|
|
||
|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 |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