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娜:向往错觉
《快公司观察》记者 刘翔“当众出丑的凯莉,小心翼翼地藏起了模特梦。但这并没能束缚住一颗自由的心,她在自家的衣帽间欢快地跳了起来。尽头处的盥洗室灯火通明,音乐恰到好处地响起,充满了温情的层次感与空间感。”魏娜陶醉地向客户描述着美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中记忆犹新的画面。
经过ELEV团队的努力与推敲,美剧中T台与衣帽间的混搭感,被“移形换影”到了北京某时尚专卖店。这是魏娜回国创业后,接到的第一单生意。虽然设计空间只有70平方米,但这个开端对他们来讲“再好不过”。
与“ELEV纽约”的现代都市主义不同,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魏娜将“ELEV北京”安在了京味儿十足的方家胡同。2009年,魏娜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张,“五人行”的设计师团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各异的背景,但都立足于艺术与建筑的交织,研究范围从城乡规划、建筑空间到家具和产品设计。
小至几十平方米的时装店,大到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魏娜和她的“五人行”团队用真诚对待着每一位客户,因为从13岁起,这个女孩便简单而炽烈地爱着这一行。
“原来‘空间’可以给人以错觉”,初二时和父母游江南园林艺术瑰宝——豫园的经历,深深触动了魏娜的心。她带着对“错觉”的向往,依次走进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美国BBB事务所、中国非常事务所及马达思班事务所……
“在国外待得越久,就越想挣脱‘为做事情而做事情’的状态。去做个自己的事务所好了!”一向随性的魏娜“拉上”美国朋友马瑞克在纽约创办了ELEV。不久,经济危机爆发,魏娜索性打道回府,落户方家胡同。
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发展空间,驱散了经济危机下的乌云。魏娜和他的美国合伙人先后参与设计建设了桂林洞穴酒店、Songmax 概念店、桂林漓江美术馆及会所、日照规划馆、鄂尔多斯20+10公建、山西晋商酒店、天津会展中心等建筑,简直如鱼得水。
“无论是做小尺度还是大尺度,我都希望我们的设计能给使用者或参观者提供一系列切切实实的亲历感。”魏娜坦言,ELEV的设计最终要对“人”产生意义,“就像有房子,未必就有家。植物、家具、猫狗,甚至阳台上的洗衣粉味儿,才会让人觉得美好和安稳。”
“我们只是闷头干活,还不懂得八面玲珑地去争取订单。”在机会如牛毛的当下,ELEV的市场开拓显得有些不温不火。但或许也只有这帮人,才能纤细而敏感地去做一些一直被奉为“理想”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