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财经要闻(081013)(2)
《上海证券报》
八请制度救市——公司治理和上市标准问题不容回避
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几个重大问题已经不能回避。
首先是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一次严重的信用危机,其次,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阻力。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沪深股市出现了大幅度调整。政府监管机构不能以国际市场普遍下跌为理由,放下拯救中国股市的责任。与此相反,应该看到,为了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形势,我们很有必要调整政策,以巩固A股的估值基础,并由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体系。
这种政策调整表现在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的两个层面上。
当一国的股市处于牛市阶段,往往是信贷比较宽松的时期,各国市场上都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处于扩张时期,借贷比例比较高,现金流为负数,市场对于未来企业的良好预期能够支撑股价。但是,在熊市阶段,尤其是信贷紧缩时期,这样的公司就会遭到市场的无情抛弃,什么样的美好蓝图都不能和稳定的现金流相比。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外市场上下跌比较少的总是那些现金流充裕的公司,那些公司其实给了投资人稳定的预期。
此外,还需要就公司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企业把大部分利润分配给股东,公司不仅具有稳定的现金流,还具有稳定的分红收益,就能够稳定股东的持股心态。否则,一轮一轮的下跌,将导致信贷更加紧张,更多的投资人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股票。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具有良好现金流的企业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把大部分现金分配给股东之后,就能够促使股东长期稳定持股,而不是急于抛售,因为这样公司的股票其实就类似于存银行一样。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免除红利税。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国股市的中坚力量,应该成为上述两者转变的先锋。我们要改变这样的一种局面:上市只是为了实现融资的目标,却没有达到通过股权多元化来改善公司管理的初衷,大多数国有上市公司仍然是听命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继续在管理这些公司的人、财、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只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却并没有从资本市场获得约束和激励机制。
现在那种凡事都不用担心,不用担心分类表决,干好干坏并不影响自己的进退得失,因为股民无法因为股价下跌而撤销他们的职务的公司在沪深股市大量存在,什么股民参与的管理,什么上市约束,几乎成了摆设。看看那些公司董事会的构成,从那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投票记录来看,一些所谓的独立董事几乎就是独立于中小股民利益的董事。
我们应该从审核上市的资格方面入手提高公司治理的门槛。谁可以上市就意味着他可以获得资金,更意味着他将来可以抛售原始股。在审核上市公司首发申请时,我们不能只关注其财务指标和募集资金的用途,还应该关心这个企业是否具有回报股民的机制。公司章程里面是否有持续将可分配利润的50%派发给股东的条款,公司董事会是否又依据这项章程提出这届董事会任职期间固定的分红水平?如果没有这些条款,发审委就应该否决其上市申请。沪深市场的股民这些年都养成了喜欢送红股的坏习惯,是长期被扭曲的市场使他们形成了错误理念。这些错误只能通过扎扎实实的公司治理来慢慢改变。
不改革就不能前进,前进中的这些问题迁延越久,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就会走更长的弯路,普通投资人就会蒙受更大的损失。有人说只要股市暴跌不影响社会和谐,政府就不应该干预股市,可以任其下跌,寻找自然形成的市场底部。这实在荒唐!这分明是举“市场经济原则”的之旗,行“反对科学发展观”之实。
展望未来的沪深股市,我相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将成为分红派息的稳定力量,其估值也将成为股市和债市的中枢。用稳定分红来实现股民的长期持有,这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稳定证券市场之路。而对于那些高速成长的企业来说,用更好的公司治理换取上市资格,然后用更快的非融资扩张来实现创业者的财富梦想,这也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 今日世界图说(081015) | 2008-10-15
- 新联通15日挂牌,网通谢幕 | 2008-10-15
- 80后富家子选保镖 | 2008-10-15
- 中石油裁员8万,中石化不间断裁员 | 2008-10-15
- 80后富家子选保镖 |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