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1956:友好运动会(3)
建筑的记忆
台湾101大楼、上海东方明珠、巴黎埃菲尔铁塔、吉隆坡的双子塔……在不断刷新的天际线面前,作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现代的墨尔本同样没有放弃对高度的追逐。88层的尤利卡大楼(EurekaTower),特意延伸出透明的甲板,让人在“边缘地带”体验俯瞰的惊险与刺激。
利用这种高度,更新奇的设计是88层平台上环绕的数个多棱镜,每个多棱镜都鲜明标示出景观的名字。从第28个多棱镜看出去,在城市中心的东北方向,奥林匹克公园赫然在目。这也是50多年前的墨尔本奥运会给这座城市留下的不多印迹之一。
如今奥林匹克公园周围,环绕着墨尔本最知名的若干地标建筑——墨尔本板球场、艺术中心、议院大厦、植物园……似乎很容易让人遗忘这座名字中带有“奥林匹克”的场馆当时在文化、体育上的意义与影响。
1956年的奥运,使得这座奥林匹克公园改建为拥有室内自行车赛场和5500个新座位标准游泳池的新场馆。这里举办了曲棍球、自行车、足球、水球、跳水和游泳比赛,包括DawnFras-er,LorraineCrapp以及MurrayRose(少年时就夺得三块金牌)在内的游泳明星再次在这里闪耀。
如果试图从建筑本身更多触摸50年前那段历史的话,能够容纳9万名观众的墨尔本板球场(MelbourneCricketGround,MCG)是所有墨尔本人向你推荐的地点。墨尔本板球场的建筑风格同样继承了这座移民城市的特征——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体。
1956年,墨尔本板球场承担了奥运主赛场的重要角色;50年后,英联邦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同样在此举行。一定意义上,正是后来这次英联邦运动会的成功召开,为现任华人市长苏震西赢得了广泛声誉,2006年在一个名为“城市市长”的国际组织评选中,他被网民评为“世界最佳市长”。
澳大利亚观赛的热情也的确值得称道。如今每年的4月到9月期间,这里都会充溢着呐喊与欢呼。不少旅行指南都将到墨尔本看场板球赛列为行程中的必选项目,无论是看比赛还是感受赛场上激情澎湃的观赛气氛。
- 合成时代 | 2008-06-21
- 欧洲杯:这一届没热门 | 2008-06-21
- 史黛拉·麦卡特尼:充满争议的设计师 | 2008-06-21
- 徐浪,走好 | 2008-06-20
- 奥林匹亚:公元前776到公元2004 | 200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