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夷之衣》作为一部明显的伦理剧,关乎个人伦理、政治伦理,也关乎民族文化质地的追问。其实藏在这部戏剧背后的,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百年沉思,和梁启超、鲁迅的国民性反思一脉相承。
发现动物、重建人与动物的新型关系,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新倾向。
在一个电影中导演最好不要给答案,给个过程就行。答案应该在观众心里。
八十年代是充满了探索和实验的年代,但是很多探索并不成功。周晓文导演的这两部电影,虽然是娱乐片,但是也很具探索性,而且这些探索都做到了相对的自洽,保持了一定的水平。
通观这一切,八十年代电影不仅在重新定义着劳动者,同时也在追问劳动者为谁劳动——为自己,还是为国家。为自己的劳动,则需要一个自我辩护的过程。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这种辩护的要求就彻底消失了。
我想,所谓的电影院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公民精神,一种借助于共同的媒介而联结在一起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因电影而重新活跃起来,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乐趣,这也是所谓电影院精神的本质。
我们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外改编的差异,可以看到文化水准的落差,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前卫文本原来还有着这么多可供反思的内容。
答案自在观众心目中
2012年年底,笔者与周晓文导演有一次长时间的对谈,我最喜欢他的《疯狂的代价》、《二嫫》,但这次主要谈论《秦颂》,本片对我来说存在诸多未解之谜。
你还记得“DV青年”吗?